楚人患眚
楚人有患眚①者,一日谓其妻曰:“吾目幸②矣,吾见邻屋之上大树焉。”其妻曰:“邻屋之上无树也。”祷于湘山,又谓其仆曰:“吾目幸矣吾见大衢③焉纷如其间者非车马徒旅乎?”其仆曰:“我所望皆江山也,安有大衢?”夫无树而有树,无衢而有衢,岂目之明哉?目之病也!不达而以为达,不贯④而以为贯,岂心之明哉?心之病也!(选自清·唐甄《潜书·自明》)
【注】①眚( shěng):眼病。 ②幸:好 ③ 衢:道路 ④贯:透彻。
9.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楚人有患眚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B.安有大衢/安求其能千里也
C.岂目之明哉/皆指目陈胜
D.不达而以为达/不求闻达于诸侯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吾 目 幸 矣 吾 见 大 衢 焉 纷 如 其 间 者 非 车 马 徒 旅 乎
11.结合文章内容,请概括“目之病”和“心之病”的相似之处,再简单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答
9.B
10.吾目幸矣/吾见大衢焉/纷如其间者/非车马徒旅乎
11.“目之病”和“心之病”都是做人做事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主观臆断,层次浅薄,引人发笑。(1分)这启示我们:做人做事应从实际出发,只有及时反省得失,才能收获真才实学。(2分)
解析
9. 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害病;祸患,灾难。B 项中的两个“安”都是“哪里,怎么”的意思。C:眼睛;互相以目示意。D:通达;显达。故选 B。
10.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的眼睛好了,我看见了四通八达的大道啦,那大道上熙熙攘攘的,不是车马人流吗?可以根据句意进行停顿。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11.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能力。解答时,要对比“目之病”和“心之病”的相似之处。根据“夫无树而有树,无衢而有衢,岂目之明哉?目之病也!不达而以为达,不贯而以为贯,岂心之明哉?心之病也”可知,二者的相似之处是“脑子有病”。可得出启示:只有脑子清醒,才能明辨是非。谈感悟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译文】
楚国有个得眼病的人,一天对他的妻子说:“我的眼睛好了,我看见邻居家屋上的大树了。”他的妻子说:“邻居家屋上没有树啊。”在湘山拜神许愿时,他又对他的仆人说:“我的眼睛好了,我看见了四通八达的大道啦,那大道上熙熙攘攘的,不是车马
人流吗?”他的仆人说:“我所望见的都是河流山峦,哪里有什么通衢大道呀?”没有树却说能看 到树,没有路却说能看到路,难道能说眼睛好了吗?实际上是眼睛有毛病啊。不通达却自以为通达,不透彻却以为透彻,难道是心里明白吗?实际上是思想上出了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