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乙】王冕者,诸暨人阅读答案与译文

2019-05-13 17:35超越网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①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②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③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王冕读书》)
【注释】①已而:过后。②曷:何,怎么,为什么。③依:投靠。④恬:安然。
11.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相委而去( ) (2)听已,辄默记( )
12.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太丘舍去 冕因去 B. 撒盐空中差可拟 可以为师矣
C. 窃入学舍 不舍昼夜 D. 下车引之 父怒挞之
13. 请用现代汉语译下列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4. 【甲】文主要表现元方______的特点。【乙】文主要表现王冕______的品质。

【参考答案】
11. (1). (1)舍弃 (2). (2)完毕
12. C
13. 朋友(感到)惭愧,下车拉他,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14. (1). 【甲】明事理、能言善辩、聪明机智 (2). 【乙】勤奋好学
【解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已”是多义词,这里是“完毕”的意思;“委”是古今异义词,“舍弃”的意思。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选项中“去”都是“离开”;B.选项中的“可”的意思都是“可以”;
C.选项中的“舍”分别是“房屋”和“放弃”;D.选项中的“之”都是“代词,他”的意思。故选C。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惭(感到惭愧)、引(拉)、顾(回头看)”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人物性格的分析。解答要抓住刻画人物的各种描写手法来分析;从叙写的事件上来分析;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甲】文通过叙写元方有力地反驳“友人”的无信、无礼行为,表现元方聪明机智、明事理、能言善辩的特点;【乙】文通过叙写王冕幼时“放牛”“夜读”两件事,写出了他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表现勤奋好学的优秀品质。据此可填写作答。

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乙】王冕是诸暨县人。在他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众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才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的人来牵牛责怪牛践踏禾苗。王冕的父亲大怒,鞭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痴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王冕虽然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就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