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答谢中书书》《丰乐亭记》《右溪记》阅读答案

2019-05-07 17:29超越网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修(欧阳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①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②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③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 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有删节)
【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④,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⑤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选自元结《右溪记》)
注:①[窈然]深幽的样子。②[滃(wěnɡ)然]水势盛大的样子。③[掇(duō)]拾取。④[敧(qī)嵌盘屈] (这些石头)有的倾斜嵌叠,有的盘曲回旋。攲,倾斜。⑤[俾(bǐ)]使。
9.下列各组词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四时俱备 关怀备至 B. 五色交辉 君子之交
C.夕阳欲颓 断壁颓垣 D. 沉鳞竞跃 千帆竞发
10.翻译【甲】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翻译: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理解:这两句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
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
B.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歇息的时候,传来猿、鸟乱七八糟的鸣叫声。
理解:通过描写林间清晨的生物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理解:作者虽然向往和谢灵运这样的林泉高士结交,但他也无法欣赏景物中的乐趣,因而
颇有遗憾之意。
11.“山水”是中国文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大多外显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但景语多相似, 情语大不同:【甲】文通过对“山川之美”的描写,既表达了 ① ,更表现了 ② ;【乙】文则突出表现了作者 ③ 的思想;【丙】文借助描述一条小溪,隐晦表达
④ 之意。(共4分)

9.答案:D(2分)
10.答案:A(2分)
11.答案示例:
①对自然美景(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②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的思想) ③与民同乐 ④怀才不遇
(4分,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得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