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C.斯/是陋室
D.谈笑/有鸿儒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不蔓不枝( ) (2)亭亭净植( )
(3)有仙则名( ) (4)无案牍之劳形( )
7.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水陆草木之花 B.菊之爱
C.无丝竹之乱耳 D.何陋之有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9.[甲] 、[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5.(3分)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4分)(1)长枝(2)竖立(3)出名,有名(4)使……劳累
7.(3分)C(A.相当于助词“的”;B.相当于助词“的”;C.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用于标明前置宾语)
8.(4分)(1) 对于牡丹的爱,人应当很多了。
(2)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9.(2分)都用了托物言志的方法。[甲]文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乙]文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