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商鞅变法之令既具阅读答案与翻译-《商鞅立木》

2021-05-13 16:09超越网

商鞅立木
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日:“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期年,秦民之国都言新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卫鞅曰:“此皆乱法之民也!”尽迁之于边。其后民莫敢议令。
(注释):①公孙贾、公子虔:秦孝公太子秦驷的左右太傅。②黥: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
1、解释加点的词。
(1)商鞅变法之令既具
(2)民怪之
(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哀转久绝
2、下列语句中与“商鞅变法之令既具”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恐民之不信
B.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
C.民怪之
D.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晓零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4、本文讲述了什么问题?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已经  以......为怪(对......感到奇怪)参与/欣赏   领悟  消失
2、B “商鞅变法之令既具“中的“之”:结构助词,的。
A.恐民之不信:连接主谓,无实义。
B.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结构助词,的。
C.民怪之:代词。
D.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代词。
故选B。
3、(1)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2)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3)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商鞅)于是就给他五十金,来表明自己没有欺骗百姓。
4、诚信,言之有理即可,需结合实际。
4、细读全文,正确翻译后可知,第一段讲了他在南门立了一根木头,拿走的人给予奖励。第二段讲了因为太子犯法,所以他惩罚他太子的老师。这两件事都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和自己对“诚信“的理解谈论即可,答案不唯一。

参考译文: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经完备,还没有公布,商鞅担心人民不相信自己,于是就在首都的集市南门树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能把它搬到北门的人,做到的人就给他十金。百姓们认为奇怪,没有一个人敢去搬动木头。商鞅又说:“能搬的人给他五十金。”有一个人搬动了那木头,商鞅就给了他五十金,用这个方法来表明自己不欺骗民众,终于商鞅公布了法令。
变法令颁布了一年,秦国百姓前往国都控诉新法使民不便的数以千计。这时太子也触犯了法律,公孙鞅说:“新法不能顺利施行,就在于上层人士带头违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施以刑罚,便将他的老师公子虔处刑,将另一个老师公孙贾脸上刺字,以示惩戒。”第二天,秦国人听说此事,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

商鞅南门立木是商鞅为取信于民以推行革新采取的措施。
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开始推行革新时,他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谁人能将之搬到城门,便赏赐十金。”秦民无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于是有人扛起木头搬到城门,果然获赏五十金,从此获得国民信任,开始推行变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