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仪被盗
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①也,长厚不作物②,晚年家颇丰富。一夕,盗入其家,诸子禽之,乃邻舍人子也。令仪曰:“汝素寡悔,何苦而为盗邪?”曰:“迫于贫耳。”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既去,复呼之,盗大恐。谓日尔贫其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请。留之,至明使去。”盗大感愧,卒为良民。
(注)①市井人:生意人。②作物:这里是得罪人的意思。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是()
A.如其欲与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汝素寡悔/素湍绿潭
C.得十千足以衣食/一狼得骨止
D.卒为良民/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谓日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3、结合文段,请说说于令仪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1、C A.给\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B.平常,一向\白色的;
C.得到\得到;
D.正直、善良\确实,实在;
故选C。
2、谓日/你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于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晚上带着十贯铜钱回去,恐怕你会被人追问的。故断句为:谓日/你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3、示例一:从“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衣食。‘如其欲与之“可以看出于令仪的善良、宽容、大方(或:从于令仪得知小偷的难处之后,给了小偷想要的“十千”钱,可看出于令仪善良、宽容、大方);
示例二:从“尔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看出于令仪处处为别人着想(或:从为小偷考虑,担心他深夜拿着“十千”钱可能会被人怀疑,可看出于令仪处处为别人着想);
示例三:从“盗大感愧,卒为良民“可以看出,于令仪宽容大度,挽救了失足者(或:从事情结果来看,于令仪最终拯救了失足的小偷,可看出于令仪宽容大度等)。
3、
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贫人子入室为盗,于令仪问他想要些什么,然后给了他“十千钱”,没有追究他的过错,可知他是一个善良、大方、宽容的人。邻人子欲去,于令仪又喊住他,提醒他晚上拿着钱回去,可能会有人诘问,让他明天白天来拿钱,可知他是一个关于体谅他人,为他人着想的人。末句“盗大感愧,卒为良民”是对于令仪的侧面描写,邻家子的转变从侧面突出了于令仪宽容、善良、善为他人着想的高尚人格。
参考译文:
魏国有个叫于令仪的商人,他为人忠厚不得罪人,晚年时的家道非常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于令仪问他说:“你一向很少做错事,有什么苦衷要做贼呢?”小偷回答说:“为贫困所迫罢了。”于令仪再问他想要什么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贯钱足够穿衣吃饭就行了。”于令仪依照他的要求给了他。小偷已经离开,于令仪又叫住他,小偷大为恐惧。于令仪对他说:“你十分贫穷,晚上带着十贯铜钱回去,恐怕你会被人追问的,留下钱财,到了明天再拿走。”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于成了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