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缚、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滴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煮蒿①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元年,诏封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
(节选自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注】①煮蒿:祭祀时祭品所发出的气味。后亦用指祭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
B.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
C.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
D.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汉,由刘秀建立,因国都洛阳在西汉国都长安的东边而得名,亦称“后汉”。
B.贞观,唐太宗的年号,唐太宗在贞观年间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贤臣使天下大治。
C.“而道济天下之溺”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济”字含义不同。
D.“小人学道则易使也”与“以小易大”(《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易”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高度评价韩愈在文学上的贡献,认为他使人们的思想和文风又回到正路,他的文章则使八代以来的衰颓文风得到振兴。
B.本文立足“天人之辨”来看待韩愈的至诚之心,认为这能够驱散衡山的阴云,但并不能挽回宪宗沉迷于佛教的执迷不悟。
C.潮州韩愈庙先建在刺史公堂的后面,百姓认为出入祠庙不方便,朝散郎王涤在担任潮州知州,请示朝廷后成功将庙移址。
D.有人以韩愈在潮州为官时间不足一年来否定在潮州建韩愈庙的意义,作者以地下水为喻来进行驳斥,该比喻非常形象有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2)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
14.韩愈对潮州有哪些深远影响?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3分)
答
10.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不然”是对上文观点的驳斥,且“公”引领的句子并没有转折的意思,故在“然”后断开,排除C项和D项。“深”修饰“信”,“至”修饰“思”,“信之深”和“思之至”句式相同,故在“深”后断开,排除A项。
11.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知识,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D项,“两句中的‘易’字含义相同”错误,“小人学道则易使也”的“易”是“容易”的意思,“以小易大”的“易”是“换”的意思。两者含义不同。C项,第一个“济”是“拯救”的意思,第二个“济”是“渡河”的意思。
12.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请示朝廷后成功将庙移址”错误,原文并没有说王涤请示朝廷。
13.【答案】(1)老百姓高兴地赶来参加这项工程,在州城南面七里选了一块地方,一年后庙就建成了。(关键词“卜”“期年”各1分,句式1分,大意1分。大意从宽,关键词从严。关键词中出现错别字,该关键词不得分)
(2)韩公离开京城一万里,而被贬官到潮州,不到一年就回去了。(关键词“去”“国”各1分,句式1分,大意1分。大意从宽,关键词从严。关键词中出现错别字,该关键词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1)“卜”,选择。“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状语后置句,即
“于州城之南七里卜地”。“期年”,一年。(2)“去”,离开。“国”,京城。“而谪于潮”,被动句。
14.【答案】①潮州人开始学习儒道(或重视学习或专心于学问和品行);②韩愈培养士子、治理百姓的措施为后人所沿袭:③韩愈成为潮州人所信赖的神灵。(每点1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韩愈对潮州的影响主要集中于第三段,由“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可知,因为韩愈,潮州人“知学”“皆笃于文行”,即开始学习儒道(或重视学习);由“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可知,韩愈“养士治民”之策被后人所尊奉,即韩愈培养士子、治理百姓的措施为后人所沿袭;由“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可知,韩愈成为潮州人所信赖的神灵。
【参考译文】
自从东汉以来,儒道沦丧,文风败坏,异端邪说一起出现。经历了唐代贞观、开元的兴盛时期,依靠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等名臣辅佐,还不能挽救。只有韩文公从普通人里崛起,在谈笑风生中指挥古文运动,天下人纷纷倾倒追随他,使思想和文风又回到正路上来,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年左右了。他的文章使八代以来的衰颓文风得到振兴,他对儒道的宣扬使天下人在沉溺中得到拯救;他的忠诚曾触怒了皇帝,他的勇气能折服三军的主帅。难道不是与天地化育万物相并列,关系到国家盛衰,浩大刚正而独立存在的正气吗?
我曾谈论过天道和人事的区别,认为人没有什么事不能做出来,只是天不容许人作伪。人的智谋可以欺骗王公,却不能欺骗猪和鱼等微贱之物;人的力量可以取得天下,却不能获得普通老百姓的民心。所以韩公的真诚,能够驱散衡山的阴云,却不能够挽回宪宗沉迷于佛教的执迷不悟;能够驯服凶暴的鳄鱼,却不能够消除皇甫镈、李逢吉的诽谤;能够在潮州老百姓中取得信任,世代都享受庙堂祭祀,却不能使自身在朝廷上有一天的安稳。原来,韩公能够遵从的,是天道;他不能屈从的,是人事。
从前,潮州人不知道学习儒道,韩公指定进士赵德做他们的老师。从此潮州的读书人,都专心于学问的研究和品行的修养,并影响到普通百姓。直到现在,潮州被称为容易治理的地方。孔子的话是可信的:“君子学了道理,就会爱护百姓;百姓学了道理,就容易治理。”潮州人敬奉韩公,吃喝的时候必定要祭祀他,水灾旱荒、疾病瘟疫,凡是有求助于神灵的事,一定到祠庙里去祈祷。可是祠庙在刺史公堂的后面,百姓认为进出不方便。前任州官想申请朝廷建造新的祠庙,没有成功。元祐五年,朝散郎王涤先生来担任这个州的知州。凡是用来培养士子、治理百姓的措施,完全以韩公为榜样。老百姓心悦诚服以后,便下命令说:“愿意重新修建韩公祠庙的人,就来听从命令。”老百姓高兴地赶来参加这项工程,在州城南面七里选了一块地方,一年后庙就建成了。
有人说:“韩公离开京城一万里,而被贬官到州,不到一年就回去了。他死后有知的话,是不会深切怀念潮州的,这是明摆着的。”我说:“不是这样的,韩公的神灵在人间,好比水在地上,没有什么地方不存在而且潮州人信仰得特别深厚,思念得十分恳切,每当祭祀时,香雾缭绕,不由涌起悲伤凄怆的感觉,就像见到了他。好比挖一口井得到了水,就说水只在这个地方,难道有这个道理的吗?”元丰元年,皇帝下诏书封韩公为昌黎伯,所以祠庙的匾额上题为“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州人请我书写他的事迹刻在石碑上,因此作首诗来送给他们,让他们歌唱着祭祀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