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之难
南梁之难①,韩氏请救于齐。田侯②召大臣而谋曰:“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张丐对曰:“晚救之,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早救之。”田臣思曰:“不可,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我救之,我代韩而受魏之兵顾反③听命于韩也。且夫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诉④于齐。我因阴结⑤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国可重,利可得,名可尊矣。”田侯曰:“善。”乃阴告韩使者而遣之。
韩自以专有齐国,五战五不胜,东诉于齐,齐因起兵击魏,大破之马陵。魏破韩弱,韩、魏之君因田婴北面而朝田侯。
【注释】①南梁之难:指的是魏国进攻韩国的南梁一事。②田侯:齐威王。③顾反:反而。④诉:求救。⑤阴结:秘密结盟。
9. 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只画一处)
我 代 韩 而 受 魏 之 兵 顾 反 听 命 于 韩 也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且夫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诉于齐。
11. 韩氏请救于齐,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商议之后田侯最终做出了(1) 的决定,从田侯曰:“善。”可见齐威王具有(2)_______________ 的品质。
【答案】9. 我 代 韩 而 受 魏 之 兵/顾 反 听 命 于 韩 也
10. 况且那魏国有击破韩国的志向,韩国看见自己将要灭亡了,一定会向东边来向齐国求救。
11. (1)“晚救之” 或“乃阴告韩使者而遣之”(2)齐威王善于听取大臣的意见(善于纳谏)。
【解析】
【9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我代韩而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的意思是:我们出兵救韩等于我们代替韩军去遭受魏军的攻击,反会使我们受韩国的控制。据此,正确的句读是:我代韩而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且(况且)、破(击破,打败)、且(将要)、东(向东)”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内容,依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语句概括作答。文本叙写韩氏请救于齐,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田侯采纳了田臣思的意见——晚救之。从田侯曰:“善。”可见齐威王具有“善于纳谏”的品质。据此理解填写作答。
参考译文:
魏国进攻韩国的南梁,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共同商议,他说:"早救韩与晚救韩,到底那种做法有利呢?"张丐回答说:"如果晚救韩,韩国必将转而投靠魏国,不如早救韩。"田臣思说:"不行,韩、魏之兵还未疲惫,我们出兵救韩,这等于我们代替韩军去遭受魏军的攻击,反会使我们受韩国的控制。况且那魏国有击破韩国的志向,韩国看见自己将要灭亡了,一定会向东边来向齐国求救。我们就秘密地和韩国结为友好,慢慢地等待魏军疲惫。这样,齐国就可以举足轻重,利可以得,名可以尊了。"威王说:"好。"就秘密和韩国使臣结为友好,让他返国。
韩国自恃有齐国援助,和魏国五战而五不胜,就求诉于齐国,齐国于是出兵进攻魏国,大败魏军于马陵。这时魏国损兵折将,而韩国因为与魏国多次激战,也被削弱,因此,韩、魏两国的君主都通过相国田婴来朝拜齐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