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乙】尝出军行经麦中,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骑士皆下马,付麦以相持,时操马腾入麦中,敕主薄议罪,主薄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操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杀,请自刑。”因援剑割发以置地。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
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上自劳军(_____) (2)军士吏被甲 (_____)
(3)天子且至(_____) (4)因援剑割发以置地(_____)
8.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2)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
9. 统兵古训曰:“慈不掌兵,情不立事”。行军打仗贵在军纪严明,请分述甲乙两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用选文中原话回答。
【参考答案】
7. (1). 慰问 (2). 同“披”,穿着 (3). 将要 (4). 于是,就
8. (1)天子被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2) 制定法令的人却自己犯法,凭什么统领部下呢?
9. 甲文表现在:“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上至,又不得入”
乙文表现在:“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杀,请自刑。”因援剑割发以置地。
【解析】
【7题详解】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本题中的“被”是通假字词,同“披”,穿着。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句中的“为、何以”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9题详解】
考查对主要信息的提取。甲文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军纪严明,就连皇上的先行卫队和皇上到了,没有军令都不许进去,“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乙文“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为军帅,不可杀,请自刑。”曹操在军前割发代首以明军纪,这个故事曾被当作曹操严于律己的事迹而流传。
翻译:
甲文: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译文:曹操曾行军经过麦田,命令士卒不得践踏破坏麦田。骑兵都不敢骑在马上,指着麦子相互嘱咐。当时曹操的马受惊跑到了麦田里,曹操让主簿议定罪罚,主簿按照《春秋》的惯例,说罪罚不上尊。(刑不上大夫,到了大夫这一级就可以不受刑法了)。曹操说:“自己制定法规,自己又犯法,如何能够统帅部下!但本人为军队统帅,不可以死罪,请我自己刑罚自己吧。”于是,拔下指挥刀,割掉自己的长发,扔到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