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魏公操①遣庐江太守朱光屯皖,大开稻田。吕蒙言于孙权曰:“皖田肥美,若一收孰②,彼众必增,宜早除之。”闰月,权亲攻皖城。诸将欲作土山,添攻具,吕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危之。今观此城,不能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及水以归,全胜之道也。”权从之。侵晨③进攻,食时④破之,获朱光及男女数万口。
(选自《资治通鉴·汉纪》,有删减)
【注】①魏公操:曹操。 ②孰:植物的果实、种子成熟。③侵晨:天蒙蒙亮。 ④食时:吃早饭时间。
9.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宜早除之(____________)
②且吾乘雨水以入 (____________)
③不能甚固(____________)
④获朱光及男女数万口(____________)
10.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吕蒙言于孙权曰
A.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 B. 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C. 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D.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11.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诸 将 欲 作 土 山
12. 翻译下列句子。
⑴还道艰难,蒙窃危之。
⑵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 请简要分析文中划线句内容上的作用。
【参考答案】
9. (1). ①应该,应当 (2). ②况且 (3). ③坚固 (4). ④几
10. C
11. 诸将/欲/作土山
12. ⑴我们退兵的道路会很艰难,我个人(私下)认为那是很危险的。⑵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13. 略写了攻城的过程及战果(交代了攻城、破城的时间及战果),交代了事件的结果,表现了吕蒙卓越的军事才能。
【解析】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北宋
9.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宜:应该,应当。
10. 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其次再明确每一项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C项,意思都是“对、向”。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到。B:在。D:比。
11. 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可以根据句意来划分,句意为:将领们计划堆土山。
12.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窃:私下。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曾益:增加。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13. 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作用。文章结尾往往有照应开头的作用,另外使文章戛然而止,意味绵长,发人深思,有卒章点题,意味深长等作用。文中画线句略写了攻城的过程及战果,交代了事件的结果,表现了吕蒙卓越的军事才能。
参考译文:
当初,魏公曹操派庐江太守朱光在皖屯兵,大量开垦土地,种植稻谷。吕蒙向孙权建议:”皖地田土肥沃,如果一旦稻熟收获,曹军必然扩充,应当早日除去朱光。”闰五月,孙权亲自率军攻打皖城。将领们计划堆土山和增加攻城的设备,吕蒙说:“制造攻城设备和堆土成山,须多日才能完工。到那时,敌人城防已经巩固,援兵必定到来,我们将不能夺得皖城。况且我军乘雨多水大而来,如果旷日久留,大水必定渐渐退走,我们回兵的道路会遇到困难,我以为那是很危险的。现在看来,此城不会十分坚固,我三军士气高昂,四面齐攻,很快就可攻克,然后趁大水未退而回军,这才是大获全胜的策略。孙权采纳了这一建议。拂晓发起攻击,早上辰时已经攻克皖城,俘获朱光以及城中男女数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