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斋记
刘基
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①。室有二间,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
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崖皆苍石,岸外而臼中②。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山中植物,族布而罗生焉,其味皆苦,多可入药,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 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治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茶亦苦于常茶。有剑溪之水,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鱼,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③。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先生之言曰:“乐与苦 ,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④,安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⑤,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⑥,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⑦,籍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虽欲效野夫贱隶,屈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曰:‘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吾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卷六,有删改)
【注释】:
①章溢:字三益,浙江龙泉人。元末不受官,隐居匡山。入明,累官至御史中丞。②岸外而臼中:谓其山四边高中间低。③这句的意思是:扫除落下的笋壳,种植小米大豆,吃草木的嫩芽果实。④膏粱之子:指富家子弟。⑤舆隶:这里指仆役。⑥艾:尽,停止。⑦疏粝:指粗劣的饭食。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覆之以茅( ) (2)其槚茶亦苦于常茶( )
(3)是人之所谓乐也( )(4)名其室曰苦斋(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
9.苦能励志,苦生芳华,苦尽甘来,世间事总是充满辩证法。本文深刻阐明了“苦乐相倚,互为转化”的道理。若为本文补充几条道理论据,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D.苦言能益,苦味能养,苦钱能久,苦工能恒。
10.结合整篇文章内容,具体说说本文的写作特色。(4分)
答
7.(4分)(1)用,拿 (2)比 (3)这,这些 (4)命名,取名
8.(4分)井水因为甘甜而干涸,路边的李子因为苦涩而留存,夫差因为沉湎酒色而亡国,然而勾践因为尝苦胆励志而兴邦。(甘甜的井先干涸,紧挨路边而没人采摘的李多是苦李,夫差以酒色亡国,而勾践以尝胆兴邦。)(一句1分)
9.(3分)C
10.(4分)先叙后议(叙议结合、托物喻理、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文章第一段交代苦斋之所属;第二段从其环境、气候与动植物特性等方面具体写“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从实物方面说明苦斋命名由来;第三段记述苦斋生活的概况,暗含“人性之苦者亦乐生焉”的意味。第四段在前面叙事的基础上发表议论,从事理方面阐明苦与乐的相为倚伏,互为转化的辩证关系。最后一段收结全文,说明作记原因。(也可从“逐层深入”角度作答。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人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从事理方面阐明苦与乐的相为倚伏,互为转化的辩证关系。)(4分)
【从“正反对比”(物的苦与乐、人的苦与乐)或“连引数典,一反一正,形成强烈对比,阐明自己苦乐观”角度作答,得2分。】
【参考译文】:
苦斋,是章溢先生隐居的住所。室有二厅,用茅草覆盖,坐落在匡山的山顶上。
山的四面峭壁拔起,崖石都是苍石,山四边高中间低。山下多白云,山上多北风。生长在山中的植物,成片分布,罗列生长,它们的性味都是苦的,大多可以入药,可见苦味的植物们能在这样苦的环境中长生着快乐。野蜂的巢就筑在其间,采花粉为蜜,蜜的味道也是苦的。山里人方言称此蜜叫黄杜。开始吃的时候,口感特别的苦涩,过一会儿才能感受到它的甘甜,此蜜能消暑去热,还能除去燥热心烦这个病。这里的树茶也比一般的茶叶苦。这里有一条剑溪,溪水中有许多带花纹的小鱼,模样像吹沙鱼,吃起来味苦且辛辣,但可以醒酒。
此山离人们居处的地方较远,只有章溢先生乐于居游于此,然而喜欢同先生交往的友人却深感早出晚归的艰苦和劳累……在这里,他们吃在山中收积的脱落的笋壳和自己种植的一些豆类,及一些树草的嫩芽。在这里,他们或是穿着木屐登山崖,或是倚靠在修长的大树下高歌嚎叫,或是下到山谷临近清凉的溪水。如遇着了唱着歌从山林中出来的樵夫,他们会用石块击打岩石和着歌唱。这些人的所做所为给他们自己所带来的快乐,是我们这些常人所无法理解的。
章溢先生说:“乐与苦,相互依托。人们只知道享乐是一种快乐,而不知道受苦也能成为快乐;人们只知道享乐,而不知道苦也是由享乐带来的。实际上乐与苦的距离又有多远呢!现在那些富贵子弟,他们安坐在华美的屋中,口不尝苦菜之味,身体不经农作之劳,睡觉盖的是厚的被褥,吃的是山珍海味,进出由仆人抬着,他们这样的生活正是人们所说的乐吧。可一旦他们的好运到头,福气停止,跌倒到生活困顿的时候,他们就不知道他们醉于醇酒、饱于肥肉的肠子已不可以承载和充填粗劣的食物。他们早已习惯柔软被子的躯体,早已不可以穿戴蓬草编织的衣物,他们即使想象野夫贱隶那样生活,也会在这种生活面前显得局促不安,他们想象苦的树木那般生活,也会因为丧失了生存能力而不可能实现,这不正是由于过去太贪图享乐,而为今天带来的痛苦吗?所以孟子说:‘天之将降大任于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赵子又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那些苦,就是我的乐;而那些享乐,是我真正的苦。我听说甘甜的井先干涸,紧挨路边而没人采摘的李,多是苦李。夫差以酒色亡国,而勾践以尝胆兴邦,无一不都是这样的例子吗?”
听完这些话,我悟出了许多,所以为其室取名叫苦斋,写作《苦斋记》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