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2)呜呼!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8. 解释下面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暴霜露 ( ) ②暴秦之欲无厌 ( )
③强弱胜负已判矣( ) ④此言得之 ( )
19. 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并力西向
A. 顺流而东 B.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 箕踞而遨 D. 以地事秦
20. 下列句子中,最能说明“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原因的是( )
A.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B.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C.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D.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中的“理”指“秦国为了扩展疆域,采用外交手段导致六国灭亡”。
B.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一语出自《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作者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了赂秦的危害。
C. 作者认为韩齐楚三国不珍惜祖上留下的土地,轻易将土地送给他人,就像丢弃小草一样。
D. 《六国论》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间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富有变化。
22. 问:第(1)段中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请加以简析。
23. 翻译下列句子。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答案】18. (1). ①暴露 (2). ②同“餍”,满意 (3). ③决定 (4). ④适宜、得当 19. C 20. C 21. D
22. 对比论证法。鲜明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这一分论点,深刻地阐述了“赂秦”的危害,给读者以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对比一:秦战胜得到的土地与和谈得到的土地的对比,六国战败失去的土地与割地失去的土地的对比。对比二:六国祖先创业艰难与六国子孙轻易割地的对比。对比三:地有限,欲无厌;奉弥繁,侵愈急。结论是“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这三组对比逐层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的观点。
23. (1)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
(2)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解析】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①暴霜露:动词,暴露;②暴秦之欲无厌:“厌”同“餍”,满足;③强弱胜负已判矣:动词,决定;④此言得之:适宜、得当。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的辨析。例句:并力西向:名词作状语,向西。C项,名作状,像簸箕一样。A项,顺流而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B项,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D项,以地事秦:名词作动词,侍奉。故本题选C项。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原因题。阅读文章,理解备选答案的意思,扣住最能说明“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来筛选本题的原因。A项,说的是秦得到的好处;B项,说的是六国子孙的做法;D项,说的是六国子孙的具体做法。故本题选C项。
【2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D项,《六国论》以散句为主,间杂一些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故本题选D项。
【2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阅读第(1)段,对比一:秦战胜得到的土地与和谈得到的土地的对比,六国战败失去的土地与割地失去的土地的对比,“其实百倍”,结论是“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看来秦的目的是很明确的,而六国很糊涂,竟把打仗看的很重要,把土地看的很一般,本末倒置,导致国力受损。对比二:六国祖先创业艰难与六国子孙轻易割地的对比,“暴霜露,斩荆棘”写创业艰难,“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写割地的轻率。这样割地就不仅仅是国力受损的问题了,还是一个道德伦理的问题,这样的子孙简直就是败家子,六国的子孙就不仅仅是目光短浅的问题了。结果是“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对比三:地有限,欲无厌;奉弥繁,侵愈急。结论是“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这三组对比从六国作战目的不明,守土意识不强,割地后果认识不足三个方面,逐层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的观点。
【2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较”:“比较”;“其实”:“这实际上”;“所亡”:“丧失的土地”。第二句关键点:“为”:“治理”;“者”:“……的人”;“为”:“被”;“劫”:“胁迫”。
参考译文:
秦国除了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池。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和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明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