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
门人邱生言,有一官赴任,舟泊滩河,夜半有数盗执炬露刃入,众皆慑伏。一盗拽其妻起,半跪曰:愿乞夫人一物,夫人勿惊。即割一左耳,敷以药末①,曰:数日勿洗,自结痂愈②也。遂相率呼啸去。怖几失魂,其创果不出血,亦不甚痛,旋③即平复。以为仇耶?不杀不辱,以为盗耶?未劫一物。既不劫不杀不辱矣,而又戕其耳。既戕其耳矣,而又赠以良药,是专为取耳来也?取此耳又何意耶?千思万索,终不得其所以然。天下真有理外事耶?邱生曰:苟得此盗,自必有其所以然。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但定非我所见之理耳。然则论天下事,可据理以断有无哉!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有删改)
[注释]①末:粉末。②愈:痊愈,愈合。③旋:不久。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盖/石性/坚重 B.石/必倒掷/坎穴中
C.有数/盗执炬露刃入 D.果/得于数里外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转转不已( ) (2)啮沙为坎穴( )
(3)愿乞夫人一物( ) (4)然则论天下事( )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①当求之于上流 ②定非我所见之理
B.①如其言 ②而又戕其耳
C.①果得于数里外 ②不得其所以然
D.①啮沙为坎穴 ②以为盗耶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2)苟得此盗,自必有其所以然。
9.比较[甲]文和[乙]文,用原文句子填空。(2分)
石兽逆流而上这样的事看来不可思议,然而仔细推究,也合情理。因此,针对乙文作者的提问:“天下真有理外事耶?”我们可以引用“__ _ ”(用[乙]文原文填空)回答,而世人不能准确判断事物的主要原因是“_ __”(用[甲]文原文填空)。
5.(3分)C
【解析】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义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理解句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在“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以先抓住动词,把动词前后词语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再看其他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6.(4分)(1)停止(2)冲刷 (3)讨要(4)既然这样,那么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虚词的解释。
7.(3分)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辨析。A.代词,石兽/结构助词“的”;B.代词“他的”;C.得到/知道、懂得;D.成为/认为
8.(4分)(1)在河底寻找石兽,不是更荒唐吗?
(2)如果抓到盗贼,他们必定有自己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9.(2分)第一空:“自必有其所以然”或“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第二空:“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或“据理臆断”。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本题,首先理解句子意思,然后再从对应的选文中找出与之意思相近或相关的句子。“天下真有理外事耶”的意思是:难道天下真有情理之外的事吗?文中与之对应的一句是“自必有其所以然”或“其所以然亦必在理中”,意思是:他们必定有自己的原因或他们的原因也必定在情理之中.世人不能准确判断事物的主要原因是“但知其一,不知其二”或“据理臆断”。
【译文参考】
门人邱生说,一个官员去赴任,船停泊在河滩上,半夜时分有几个盗贼举着火把拿着刀闯入,大家都害怕地趴在地上。一个盗贼把官员的妻子拽起来,半跪在她面前说:“我想要夫人一样东西,您不要惊恐。”于是割下她的左耳,敷上药粉,对她说:“几天内不要洗掉(药粉),自然会结痂痊愈。”于是互相叫嚷着离开了.官员妻子吓得几乎丢了魂,她的伤口果然没有出血,也不很疼,不久就痊愈了。认作仇人吗?盗贼既没杀人也没侮辱。认作劫匪吗?他们没有抢走一样东西。既没杀人也没侮辱人,却割下了耳朵.割下耳朵,却又赠送好药,难道是专门为取耳朵来的吗?拿这耳朵又有什么样的意图呢?反复思考,终究不能明白其中的原因。难道天下真有情理之外的事吗?邱生说:“如果抓到盗贼,他们必定有自己的原因。”他们的原因也必定在情理之中,只不过一定不是我们常见的道理。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难道可以根据常理来判断它是否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