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阅读答案与翻译-《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2022-06-11 16:42超越网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十四年春三月,军至谯……令曰:“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
十五年春,下令曰:“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二三子①其佐我明扬仄陋②,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节选《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注】①二三子:诸君   ②明扬仄陋:明察荐举出身微贱而德才兼备的人。
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称】①以称吾意   (       )     ②不以千里称也   (       )(《马说》)
(2)【举】①唯才是举   (       )     ②死即举大名耳(       )(《陈涉世家》)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 B.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
C.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 D.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数征行,或遇疫气。
(2)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9.选文里曹操是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6. 符合   适合     著称     举荐、推举     成就
7.A
8.(1)军队多次远征,有时还遇到瘟疫。
(2)假如一定是廉洁之士然后才能被任用,那么齐桓公凭什么称霸天下呢?
9.①关爱士兵。他令官府要慰问救济有困难的战死士兵家庭,不得停止供应食粮; ②重视人才。他认为执政者应该寻访贤才,唯才是举。(意思接近即可)

【解析】
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①句意:来符合我的心意。称:符合、适合。
②句意:不因为能日行千里而著称。称:著称。
(2)①句意: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提拔或推荐。举:举荐、推举。
②句意: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举:成就。
7.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本句句意为:君主想要得到贤才,竟然连闾巷都不走出,这难道是侥幸碰上的吗。
“也”作句末语气词,其后应断开。“岂……哉”是固定句式。
故断句为: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
故选A。
8.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数:多次;或:有时;疫气:瘟疫。
(2)若:假如;必:一定;用:任用;则:那么;何以,以何,凭什么。
9.本题考查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
由第①段“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可知,凡是战死士兵家中没有产业,难以维持生活的,曹操让官府不得停止供应食粮,官吏必须慰问救济他们,可见其关爱士兵,体恤下属。
由第②段“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可知,曹操让其他人帮他推荐有用之才,可见他求贤若渴,重视人才。

参考译文:
魏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建安十四年三月,曹公进军到了谯县……曹公下令说:“最近几年来,军队多次远征,有时还遇到瘟疫,官兵多有死亡,不能再回家乡,夫妻难以团聚,百姓流离失所,这难道是仁爱之人乐意看到的吗?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特此命令:凡是战死士兵家中没有产业,难以维持生活的,官府不得停止供应食粮,官吏必须慰问救济他们,这才符合我的心意。”
建安十五年春天,又颁布命令:“自古以来,凡是开国和中兴的君主,谁不是得到贤人君子和他们共治天下呢!君主想要得到贤才,竟然连闾巷都不走出,这难道是侥幸碰上的吗?是高高在上的执政者不去寻访罢了。如今天下还未平定,这正是急需贤才的时候。假如一定是廉洁之士然后才能被任用,那么齐桓公凭什么称霸天下呢?各位一定要帮我明察举荐出身低微的有才之士,只要有才就举荐,使我能够重用他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