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留声在媒介融合时代
张涛甫
人类的记忆是社会性的,即便是那些个人性的记忆,也离不开社会性的规约,没有社会性的记忆是不可靠的,也是脆弱的。正因有社会框架的结构性规约,成就了社会共同体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凭借语言、文化、媒介的记录而留存沉淀下来,成为我们的过往和历史记忆。
但是,记忆不可能全方位、毫无遗漏地存留,即便在媒介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不可能将所有的历史记忆存留下来。记忆意味着遗忘。对于人类而言,遗忘是一种宿命,抗拒不了,规律摆在那里,难以逆行。
语言文字以及媒介工具,可以让记忆得以延续,但语言文字以及媒介工具作为社会性的“他者”,它们在帮助人类记忆的时候,不得不对记忆进行选择,与原始真实之间,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
广播媒介作为声音的媒介,其技术优势和劣势均是突出的。只不过,这种优势和劣势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印刷媒介,广播媒介的声音优势体现在它对空间的超越,以及对声音现场的卓越表现。后来,随着电视媒介的崛起,广播媒介的优势式微,及至全球共享的互联网崛起,广播媒介的优势变得愈加狭窄。在传统媒体的优势和市场版图不断收窄的情势下,广播凭借其技术与市场之间的精准耦合,稳住了阵脚,抓住了目标受众,实现止跌企稳,有时会出现局部反弹。通过这种努力,将广播的技术优势和社会生存能力发掘到极致,不能不说是激流求生的奇迹。
上海东广新闻台打造的《历史上的今天》节目以打捞记忆的方式,将历史上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重新拉回到当下,借助对新闻的再生产,加固对历史事件的记忆。而且,《历史上的今天》节目充分发掘了声音媒介的优势,将那些早已“失忆”的声音,重新打捞出来,让当下的受众穿越时间的隧道,重温当年新闻现场,强化人们对重要事件和人物的记忆。比如,7月1日这一天,《历史上的今天》穿越时间隧道,让人们的记忆与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接。节目调出了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英国王储查尔斯、中国军方指挥官谭善爱、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的现场声音,激活了人们的集体记忆。
上述努力,让今天与历史上的今天实现穿越式对话,借助鲜活的历史记忆,用声音媒介的独特魅力,强化人们对不能忘却的历史事件的记忆。这种精致的时间嫁接方式,是一种新的内容创新和技术创新,也是媒介融合时代寻找新的媒介战略定位的可贵努力。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
16. 请解说文中画线句子“记忆意味着遗忘”的原因。
17. 请说说广播媒介与其他媒体相比的优劣势。
18. 请简要概括《历史上的今天》节目在媒介融合时代作出的努力。
【答案】
16. (1)记忆不可能全方位、毫无遗漏地存留;(2)媒介记忆是有选择的。(3)媒介记忆有时空限制。
17. 优势:(1)能超越时空限制;(2)可以让声音现场表现。劣势:(1)缺少电视媒介的鲜活画面;(2)无法与互联网一样的全球共享。
18. (1)利用广播技术与市场精准耦合。(2)抓住目标受众。(3)今天与历史的时间嫁接。(让今天与历史实验穿越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