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材料一:①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所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批评文字镶嵌于

2023-08-01 09:39超越网

材料一:
①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所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批评文字镶嵌于原作的文本之中。对于阅读而言,它的强制性是一望而知的:读者不可能在阅读作者正文的过程中,对这部分增殖出来的文字完全无动于衷。一般而言,批评者的文字往往通过回目前的前批、题诗,回目后的总评,以及镶嵌于所谓正文中的眉批、旁批、夹批等手段编制进正式文本,从而与正文完全融为一体,无法分割。这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正文之外特殊的“附加信息”。
②追溯这一形式的来源,学术界见仁见智,已经有了不少重要的研究。然而我觉得它的出现与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阐释学和注释学实践有着相当深的关联。比如说对《春秋》经的阐释而形成的三传,使得《左传》《谷梁》和《公羊》与经文一并传世。从某种意义上说,“传”并非仅仅是“经”的附庸,它在对“经”的质疑、补充或解释的过程之中,也使自己变成了完全自足的文本。甚至我们今天在阅读《春秋左氏传》的时候,出现了完全颠倒了的关系:即经文(原作)往往成了“传”的附庸或参照物。
③中国古典小说评点者不仅像现代批评家那样对原作修辞、手法和结构作出某种评论性的意见,也会对作者隐含于文本中的许多奥秘和未发之覆加以揭示,从而对读者加以提醒和指导。甚至,他们会在批评的过程之中,直接发表自己的感慨与兴叹,对世道人心发表评论性意见。兴之所至,有的评点者竟自己会讲述一个与正文毫无关系的故事。所有这些内容,对读者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一方面,由于采取了交织镶嵌的方式,次生文本本身也构成了读者的阅读对象。另一方面,评点者的文字不断地指涉原著的修辞或寓意,不论这样一种指涉是否妥当,都会对读者的阅读产生重要影响。
④甚至有一种批评者,他们与原作者是至亲好友,熟知创作过程中的诸多细节。那么,批评者的评点不仅对文本意义洞幽烛微,而且会关涉作者的写作意图。
⑤此外,一般读者或文人,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会信手涂鸦,在书中的眉页之间留下自己的阅读痕迹。如果此人拥有的本子恰好是一个孤本或善本,那么这位无名读者随手写下的意见也会随着本子的传抄、影印与记录一并流传,永垂不朽。而且读者在传抄过程中,也有随手篡改文字的“恶习”,这就使得衍文和错讹不断,有时甚至难以通过考辨加以还原。
⑥由于“评点”这样一个特殊的文本存在,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与西方叙事学意义上严格的作者——批评者——读者之间的关系相比,中国传统小说中的三者界限并不那么明确,同时它与现代版权法意义上的作者和读者概念也迥然不同。
⑦对阅读的强调而形成的“读者理论”,在西方大致是20世纪以后才出现的新的命题,而在中国小说的阅读经验中,这种开放性的阅读从来都是一种习惯和常识。
(摘自格非《评点者的角色》)
材料二:
《史记》成为小说评点家比附的主要对象,主要不是因为它是“史家之绝唱”而是因为它早已成为唐宋以来古文家效仿的榜样,小说评点家以《史记》等经典之作的文势、文法诠释小说文本创构之道,均强调其“文性”而不是“史性”。
在许多有识见的评点家眼里,小说写作所采取的基本手段是“捏造”“造谎”,通过“捏造”“造谎”实现“变幻”“奇变”,即以“造”为“变”。在小说评点中,“造”是一个颇为热门的关键词。评点家通常会把“凭空造谎”当作小说创作的一大经验,并进而认为,才子文心是“捏造”的结果。
相对而言,小说之“文”是“因文生事”之“文”,是对事件的重组,注重的是合乎“情理”,不妨“虚拟”。这正如金圣叹以夹批形式评《水浒传》第二十回所说的,小说写的是理在其中的“必定然之事”“未必然之文”。在大多小说评点家眼里,史书之“事”是一种已然存在,而合乎“事实”:小说之“文”是其艺术生命,小说家应把自己的写作视同“作文”,不能仅满足于记流水账般地记录原生态的“故事”。
评点家常常强调作小说难于作《史记》,作成的经典小说又胜过《史记》,从而推出大量赞美小说文本效果的“文章之妙”等评语。
明末清初,金圣叹在其《读第五才子书法》中曾对只看重故事性的阅读方法表示过不满:“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在他看来,读小说如果只像读史那样“只记得若干事迹”,而“不理会文字”,便会舍本逐末。在金圣叹以“文字”(“文章”)眼光评点《水浒传》之后,更多的评点家纷纷把阐释“事”“文”关系当作小说评点的逻辑起点。于是,“当文章看”成为小说评赏的一种观念。
总之,中国古代小说评点中的“文章之妙”观念尽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大旨是在强调小说文本的文学性与审美性,可以直接与重视“文学性”与“文本”的西方文论观念形成跨时空呼应。
(摘编自李桂奎《中国古代小说评点中的“文妙”观念》)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中画横线的词语“附加信息”在文中指对正文内容起到补充作用或增殖的批评者的批注文字。
B.第②段以“春秋三传”为例,论证了“中国古代小说评点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阐释学和注释学实践”这一观点。
C.“了解原作者的创作细节,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可作为隐含的前提条件支持第④段观点的论证。
D.第⑤段划线的词语“恶习”一词,表达了作者对一些读者或文人在传抄书本过程中随手篡改文字的批注行为的厌恶。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很多有见识的评点家看来,小说创作贵在“捏造”“造谎”,“凭空造谎”是小说创作的一大经验,小说越虚假越好。
B.中国古典小说的评点者开放式的阅读,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常识,在阅读中构建了全新的对话方式。
C.由于古代小说评点家评点小说时常常将《史记》拿来比附,《史记》成为唐宋以来古文家效仿的榜样。
D.中国古代小说评点中凸显“文章之妙”的观念,强调小说文本的文学性与审美性,这与西方观念截然不同。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毛宗岗父子《读三国志法》指出,“杜少陵诗曰:‘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成苍狗。’此言世事之不可测也,《三国》之文亦犹是尔”。(此处的《三国志》《三国》都指《三国演义》)
B.冯镇峦在其《读聊斋杂说》中,面对有人质疑蒲松龄何以有许多功夫“捏造许多闲话”,他回答道:“以文不以事也。”
C.梁启超:“盖今日提倡小说之目的,务以振国民精神,开国民智识,非前此诲盗诲淫诸作比,必须具一副热肠,一副净眼,然后其言有裨于用。”
D.解弢在《小说话》中说:“金毛二子批小说,乃论文耳,非论小说也。且昔人窥小说之眼光,与今人亦大有不同处。”
4.两则材料都谈到中国古代小说的评点,二者的内容角度有何不同?
5.评点下列文字,体现“文妙观念”。
来旺媳妇献茶漱口毕,凤姐方起身,别过族中诸人,自入抱厦内来,按名查点,各项人数都已到齐,只有迎送亲客上的一人未到。”即命传到,那人已张惶愧惧。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你原比他们有体面,所以才不听我的话。”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答案】
1.D
2.B
3.C
4.①材料一内容的角度是小说评论在小说阅读中的作用。
②材料二内容的角度是古代小说评论的价值取向。
5.①对王熙凤的描写体现了小说的文学性。这些情节都是虚构的,但却符合生活的实际,对人物的刻画活灵活现。
②对王熙凤的描写体现了小说的审美性。王熙凤这一人物有雷厉风行和狠辣的一面,而选文部分正好体现了人物的这一特性。


【解析
1.D.“表达了作者对一些读者或文人在传抄书本过程中随手篡改文字的批注行为的厌恶”理解错误。应是表达了“作者对一些读者或文人在传抄书本过程中随手篡改原著原文行为的厌恶”。故答案为:D。
2.A.“小说越虚假越好”无中生有。材料二第二段的表述为“评点家通常会把‘凭空造谎’当作小说创作的一大经验,并进而认为,才子文心是‘捏造’的结果”,其中只说到“才子文心是‘捏造’的结果”,也就是小说情节的精彩是“捏造”的结果,并没有说小说越虚假越好。B.正确。
C.选项因果倒置。材料二第一段中表述为“《史记》成为小说评点家比附的主要对象,主要不是因为它是‘史家之绝唱’,而是因为它早已成为唐宋以来古文家效仿的榜样”。
D.“这与西方观念截然不同”说法错误。从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古代小说评点中的‘文章之妙’观念尽管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大旨是在强调小说文本的文学性与审美性,可以直接与重视‘文学性’与‘文本’的西方文论观念形成跨时空呼应”可知,中西方观念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故答案为:B。
3.材料二的观点是古代评论家都强调小说的“文性”,既它的文学性与审美性。A.选项是强调小说的文学性,符合材料二的观点。
B.选项中蒲松龄的话是强调小说的文学性和审美性,符合材料二的观点。
C.选项是强调小说的思想性,不符合材料二的观点。
D.选项是强调小说的文学性,符合材料二的观点。
故答案为:C。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