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农耕文化蕴含的伦理价值与生态智慧对社会的存续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耕方式决定了宗族的基本结构,农耕文化与宗族结构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农耕文化所形成的宗族伦理,是乡土中国的底色。
宗族的人伦秩序与道德规范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就宗族内部成员而言,宗族建立了具有相同血缘的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使其不至离散,始终具有一定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就宗族与外部人群而言,宗族为乡里社会提供地方防卫、兴修水利等公共设施,并积极处理乡里冲突,建立宗族与乡里之间的秩序。总之,在宗族和家庭内部,在宗族与乡里社会之间,宗族协调并和睦父子、兄弟、夫妻、乡邻的关系,形成守望相助的共同体。
宗族的生计模式建立起人与土地之间的亲密关联。费孝通认为,乡土中国是从土里长出的文化。农民视土地如生命。土地是人们日常耕作的对象,按照二十四节气的自然时令,春耕夏长秋收冬藏;土地也是人们的居住之地和安家之基,人与土地之间具有一种亲密而深厚的家园情感。人与土地之间存在着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适度比例关系。不论是平原还是山地,宗族因地制宜与土地之间建立适宜的生计方式。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宗族的内聚与整合确保了密集农业劳作得以顺利开展,土地、人口、生计模式之间建立起动态的平衡关系。
宗族的组织结构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人关系的扩展,“亲亲仁民爱物”(孟子),“民胞物与”(张载)。以宗族方式组织人群,进而扩展到自然方面也是亲近与和谐的关系。自然环境的破坏,会影响土地的利用和再生,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乡村社会中,山水林田和聚落一体的景观格局,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尊重与合理利用,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
(摘编自周丹丹《农耕文化与共同体建设》)
材料二:
乡村文化建设既是乡村建设的难点,也是乡村建设的灵魂。如何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性?这就必须首先清晰认识三个问题,即乡村有哪些文化,乡村文化保存在哪里,以及如何建设乡村文化。
乡村是文化的宝库。乡村文化总体而言可分为四大类。一是农耕文化。这是与农业生产直接相关的知识、技术、理念的综合,包括农学思想、栽培方式、耕作制度、农业技术等,农耕文化还包括了农业哲学思想和农业美学文化。二是乡村手艺。像木匠、石匠、篾匠、刺绣、酿造等技艺,凝结了先人的生存智慧,反映着村民们的精神信仰与心理诉求。三是乡村景观文化。乡村景观以农业活动为基础,以大地景观为背景,由聚落景观、田园景观、社会生活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等共同构成,集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四是乡村节日与习俗。生活习俗作为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包括衣食住行的方式,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习俗,以及民间信仰与禁忌等广泛内容,也包括乡村艺术和娱乐活动等。
任何文化都需要特定载体,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就在乡村。由于传统文化的复杂性,每一类文化的存在空间、呈现形态都不尽相同。以下三个方面对乡村文化建设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乡村的空间形态。乡村空间形态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的物质载体。乡村空间由村落、民居、院落及公共空间等构成。村落空间具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感化、感染或教育功能。二是乡村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是传承农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农具的使用、地方品种的延续与更新、传统栽培措施、特殊的农业制度等都存在于特定农业生产过程之中。显然,没有农民种养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种养之间循环利用文化就难以存在。三是乡村生活。村民日常生活的人生礼仪、岁时节令、民间信仰以及街谈巷议、饮食习惯等都是传统文化载体。失去了乡村生活,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会成为“展品”和记忆。
在理解乡村文化的内涵基础上,乡村文化建设要特别注意遵守以下两个原则。
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原则。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他们既是乡村文化的建设者,也是乡村文化的受益者,只有农民最理解乡村文化与自身生产、生活的关系。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方式有助于维系农耕文化的代际传递,强化农民把家庭责任和维护土地的责任、生态责任和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生活有助于维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任何排斥农民主体地位,试图越俎代庖,把本来的主人变成看客的做法,都必然失败。因此,要尊重农民的创造,如倡导德孝文化、弘扬优秀家风、通过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均是来自基层行之有效的乡村文化建设经验,值得推广和借鉴。
二是坚持保护好村落原则。丰富的农业文化以及尊老爱幼、诚实守信、邻里互助、勤俭持家等传统美德,存在于乡村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之中,农家院落及其特定的排列方式构成的村落形态、村落公共空间,乡村的劳动与消费方式、节日与交往习俗,以及乡村的家庭、家族、邻里、亲缘关系等,都是乡村文化得以存在和延续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正是要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不得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农民上楼的重要原因。正如冯骥才先生所言:“传统村落是凝固的传统文化。”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乡村文化建设只有从保护村落开始,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避免出现建设性破坏。
(摘编自朱启臻《乡土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农耕文化与宗族结构密切相关,其蕴含的伦理价值和生态智慧都对社会的存续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乡土中国的底色。
B. 宗族始终具有一定的向心力和内聚力,既建立了具有相同血缘的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又与土地之间建立适宜的生计方式。
C. 只要明确乡村有哪些文化,乡村文化保存在哪里,以及如何建设乡村文化三个主要问题,就能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D. 乡村的空间形态、生产方式和生活都对乡村文化的建设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说乡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根基所在。
2. 依据两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土地不只是农民日常耕作的对象,还是农民的居住之地和安家之基,人与土地之间的亲密关系是由宗族的生计模式而建立起来的。
B. 宗族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人与土地之间的亲密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而宗族的基本结构是农耕方式决定的。
C. 乡村文化主要包括农耕文化、乡村手艺、乡村景观文化和乡村节日与习俗四大类,而每一类文化的存在空间、呈现形态都不相同。
D. 农民是乡村文化的建设者和收益者,乡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原则,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的聪明才智。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白鹿原》一书中,白嘉轩是白、鹿两家的族长,他制定《乡约》,倡导所有乡民背诵学习,并以此来领导和管理自己的家庭与整个白鹿原。
B. 明末清初李氏族人为保护生态,防止水土流失,订立“输山碑”规约:“凡崎岖处,不论公私,永远抛荒;平坦处,挨路上下三丈,永禁开挖。”
C. 徽州文堂村的《文唐乡约家法》规定:“本族各户祖坟山场皆须栽种松杉竹木,毋许盗砍盗卖。诸凡樵采人止取杂木。如违,鸣众惩治。”
D.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孟子劝谏梁惠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詈不入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4. 材料二在论述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而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支撑。如何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
1. B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农耕文化与宗族结构密切相关,其蕴含的伦理价值和生态智慧都对社会的存续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乡土中国的底色”错误,原文是“农耕文化所形成的宗族伦理,是乡土中国的底色”,这里偷换了概念;
C.“只要明确……三个主要问题,就能……”错误,原文是“提高乡村文化建设的有效性,必须首先清晰认识三个问题,即乡村有哪些文化,乡村文化保存在哪里,以及如何建设乡村文化”,说法绝对化,推理不成立;
D.“乡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和根基所在”错误,夸大其词,于文无据,材料二原文是说“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就在乡村”“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故选B。
2. C .“每一类文化的存在空间、呈现形态都不相同”错误,原文材料二第三段只是说“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就在乡村。由于传统文化的复杂性,每一类文化的存在空间、呈现形态都不尽相同”,不是“都不相同”。
3. 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体现了“宗族的人伦秩序与道德规范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
B.体现了“宗族的组织结构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
C.体现了“宗族的组织结构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状态”。
D.体现了“要根据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进行适时的砍伐和田猎”,蕴含的是统治者可持续发展的治国理念,没有体现农耕文化与宗族之间的关系。
故选D。
4. ①文章开门见山,巧用设问提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引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②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开篇提出问题,然后探讨乡村文化的类型和载体,最后指出乡村文化建设要遵守的两个原则,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③采用了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具体有力地证明了文章的论点;采用了引用论证,引用了冯骥才先生的话,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④论证语言简练,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阐述论证,最后提出解决问题要遵循的原则,论述条理清晰,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5. ①赓续农耕文明,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②保护好传统村落,保护好乡村文化的载体。
③坚持农民主体,尊重农民创造。
④理解乡村文化的内涵,传承乡村传统手工艺。
⑤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做到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