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目前,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100%,大多数疫苗的保护率在

2022-02-15 12:33超越网

目前,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但成功率并非100%,大多数疫苗的保护率在80%以上。也就是说          ,但由于受种者个体的差异,有些受种者自身免疫应答能力低下,可能会导致接种疫苗后免疫失败,仍有可能会发病。然而大量研究表明,         ,他们患病后的症状也比不接种的人轻很多。因此,从构筑免疫屏障角度看,           ,既是个人权利,也是公民义务。

疫苗的免疫预防接种分为“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两类。我国大多数人接种的两针剂新冠疫苗是灭活疫苗,前两针的接种属于基础免疫。接种第3针疫苗就属于加强免疫。为什么要进行加强免疫?因为随着时间推移,人接受基础免疫后产生的体内抗体会逐渐减少,当机体的免疫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就会减弱。加强免疫后不仅可以明显提升体内的抗体水平,还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更加持久的免疫能力和更加牢固的免疫记忆。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20.参考答案:
疫苗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即使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发病
接种疫苗(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解题思路】第处前面提到“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并且“大多数疫苗的保护率在80%以上”,后文提到“由于受种者个体的差异,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会发病”。综合上述两点说明“疫苗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第处前文提到“接种疫苗后仍有可能发病”,后文提到“他们患病后的症状也比不接种的人轻很多”,说明首先要强调“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发病”;其次要注意关联词“即使……也”的搭配问题。第处注意前后照应。前文强调“预防接种有效”“受种者患病后的症状也比不接种的人轻很多”,后文强调“既是个人权利,也是公民义务”,那么可以得出结论我们要积极“接种疫苗”。
21.人接受基础免疫后产生的体内抗体会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减少,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会减弱,因此要通过加强免疫来提升体内抗体水平和增强免疫持久性。(共5分,意思答对即可。未出现表因果关系的词语,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