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以“穿插连”战斗行动为主线,将抗美援朝精神生动形象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影片场面 ,情节感人至深,人物鲜活生动,效果震撼人心。当帝国主义将战争强加于我们、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之时,我们看到,党中央一声令下,所有官兵 ,从四面八方迅速归队集结;我们还看到,毛泽东之子毛岸英主动要求上前线,普通民众积极参军,全国人民全力支前。
影片中,志愿军官兵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 ,眼中充满对祖国的爱;分到土地的父母叮嘱儿子“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不能被敌人抢走”;梅生怀中揣着女儿的照片,希望后代生长在一个没有战争的年代。这一切,体现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性,体现出志愿军官兵的家国情怀和铁骨柔情,揭示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内在动力。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 ,需要我们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军队现代化水平步入世界前列,文明蒙尘、人民蒙难、国家蒙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电影《长津湖》以开创性的战争题材电影样式,引领观众走近父辈、走近英雄,深刻展现抗美援朝精神精髓,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光彩,砥砺我们的奋斗意志。传承发扬抗美援朝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应对不了的挑战,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气势恢宏 当仁不让 肃然起敬 历久弥坚
B.气贯长虹 当仁不让 毕恭毕敬 历久弥新
C.气势恢宏 义无反顾 肃然起敬 历久弥新
D.气贯长虹 义无反顾 毕恭毕敬 历久弥坚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军队现代化水平步入世界前列,国家蒙辱、文明蒙尘、人民蒙难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B.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军队现代化水平步入世界前列,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C.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军队现代化水平步入世界前列,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D.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军队现代化水平步入世界前列,人民蒙难、国家蒙辱、文明蒙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19.下列各项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横线部分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是无法进入的。
B.“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对,要记住革命。
C.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D.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有两个世界之最。
答
17.C【解题思路】气势恢宏:气势磅礴,场面大气。气贯长虹:气势磅礴,像是要贯通天空的长虹一样。形容正气旺盛,精神崇高。文段中用来形容场面,所以选“气势恢宏”。 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文段中强调官兵们勇敢,所以选“义无反顾”。肃然起敬:形容产生恭敬钦佩的感情。毕恭毕敬:形容十分恭敬。“毕恭毕敬”一般用于人,“肃然起敬”可用于人或物或事,范围更宽泛。文段对象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所以选“肃然起敬”。历久弥坚:经历时间越长久,越显得坚定不移。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文段强调《长津湖》这部电影赋予了抗美援朝精神新的时代光彩,所以选“历久弥新”。
18. B【解题思路】画波浪线句子有两处错误:一是介词结构不完整,应是“在……下”;二是语序不当,正确语序应是“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因为鸦片战争以后的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及其背后西方文明的侵略,面临着国家困境、社会困境和文明困境这三重困境。解决文明困境的问题要先解决国家困境的问题,然后是解决社会困境的问题,最后文明困境才能得以解决。所以正确语序应是“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它们之间构成层进关系。A项依旧存在介词结构不完整和语序不当的问题;C项介词结构不完整,应该是“在……下”;D项语序不当,正确语序应是“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
19.B【解题思路】A项表强调,B项和例句都表引用,C项表特殊含义 ,D项表特定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