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才会受国人喜欢,才会在世界乐坛中独树一帜。
尽管音乐不像文字那样具体,但每个民族的音乐语言都有自己的传统和风格。为什么有的音乐作品和老百姓格格不入?因为没有和自己民族的音乐语言结合。乐器本身是工具,与某一民族地区的音乐语言结合后,久而久之,就会成为这一民族热爱的乐器。为什么《梁祝》人们一听就懂、一听就喜欢,因为它虽然是外来的形式,但却是民族的内容。有句话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正是因为《梁祝》浓郁的中国特色。
客观地说,我们的音乐技术曾一度落后,比如曾经没有完整的和声学、配器法。但这不等同于音乐语言的落后。恰恰相反,我们的民族音乐传统是一座富矿:这么丰富的民歌、这么浩瀚的戏曲音乐,都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是富有音乐才能的中国老百姓缔造了这样的传统。
中国音乐是有自己风格的,我一直提倡外来的音乐形式要民族化,民族音乐要现代化。发展民族音乐,必须要看到外国近代音乐的先进技巧,以本民族文化背景为基础,进而借鉴,将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的现代化则是指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民族音乐不仅要继承,更重要的是创新,民族音乐只有现代化,只有反映现代人感情、为现代人服务,才能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梁祝》是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的成功探索,自1959年首次公演,至今60年,依然被人们热爱。我们其实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后来创作了那么多新的交响乐作品,没有如此在人民群众心中生根发芽?一些从海外留学回来的年轻人才华横溢,在现代音乐技法方面超越了我们老一辈,但可能过分强调现代音乐技巧,不够重视祖先留下的宝贵民族音乐,因而从他们笔下创作出来的音乐,老百姓不喜欢听、不感兴趣,觉得有距离感。
如何创作出为人民喜爱的音乐?一方面,我希望年轻人能好好学习我们民族民间的传统音乐语言。技巧是为音乐语言服务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己表达感情惯用的音乐语言,创作者不认真学习我们祖先留下的音乐语言,老百姓就无法从作品中找到共鸣。一方面,决定音乐成败的不只是技巧高下,还有音乐的内容、语言和思想感情。音乐的本质是美,音乐的核心是情。用美的音乐抒发感情,这份情自然产生打动人心的音。如果善用本民族的音乐语言、用心表现当代人的思想感情、灌注现代人的民族审美情趣,这样的作品自然就会被人民群众所喜爱。《梁祝》之所以不仅深入华人的血脉,而且受到世界不同国家观众的喜爱,正是因为它的这种特质。
音乐的终审评委是人民群众。一部作品是不是经典,不是看它是否得了金奖银奖,而是看这个作品传播的面有多广、影响力有多久;中国音乐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才会受国人喜欢,才会在世界乐坛中独树一帜。
(摘编自何占豪《融炼民族音乐语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乐器这一外在工具与某一民族地区的音乐语言长时间结合后,就会被此民族热爱。
B.丰富的民歌、浩瀚的戏曲音乐,正是我们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音乐语言的富矿。
C.外国近代音乐是先进的,我们要在本民族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借鉴、改造。
D.技巧服务音乐语言,创作者不认真学习传统的音乐语言,就无法使老百姓产生共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立论,提出有自己文化特色的中国音乐才会在世界乐坛中与众不同。
B.作者以《梁祝》为例论证是外来形式与民族音乐技术的结合形成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C.作者通过对比、举例论证,论证了外来形式要民族化、民族音乐要现代化的观点。
D.文章分析了受国人喜欢的音乐类型,又探讨了创作这类音乐的途径,层层深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梁祝》,说明艺术只要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就能让人产生共鸣。
B.一些海归作品之所以不吸引人,是因为过分强调现代音乐技巧而无视民族音乐。
C.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作品,必然善用本民族音乐语言,用心表现当代人思想感情。
D.某作品得了金奖,而传播面窄,影响力小,说明专业评委和人民评委标准总不一致。
答
1、C
2、B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