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淮南子·司马迁定理”与中国对外开放的逻辑》阅读答案-张宇燕

2022-02-01 16:33超越网

1978年邓小平提出,中国要发展,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的。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些表述已证明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最重要支柱。那么,中国对外开放遵循什么样的理论逻辑?
回望40多年的发展,从经济学角度讲,中国的成功就是长期增长的成功。长期增长是指人均收入增长,人均收入增长是单位时间内的产出增加,人均收入增长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是什么?根本性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技术进步,二是分工、专业化和交换。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虽然A和B两者都没有技术进步,但他们都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这就提高了整体产出水平。当然,其中非常关键的条件就是交换。A只种棉花,B只种粮食,他们实现了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但如果没进行交换,就会出问题:A没有粮食,B没有衣服。因此,交换十分重要,而交换涉及一系列规则和制度保障。
分工、专业化和交换由什么因素决定?英国的斯密在《国富论》里说,“这取决于市场规模大小。市场规模越大,参与分工和专业化的生产要素就越多,分工就越细密,大家可通过各自优势,比较优势或绝对优势进行交换,进而取得更大收益”。瑞典的赫克歇尔和俄林在此基础上强调自然禀赋,即产品多少和有无。因斯密最先提出,后人把这套理论称为“斯密定理”,也就是长期增长理论。
中国的开放实践印证了长期增长理论。中国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与深度参与国际分工和不断深化规则对接密不可分。大力吸引外资、建立经济特区、确立出口导向政策、企业走出去等,这一切都扩大了市场规模,在国际分工基础上通过交换使得来自贸易的收益越来越大。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技术进步。
长期增长理论已被认为是一种西方理论。但其思想实际上与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人的思想是相通相融的,中国开放实践的深层次逻辑里包含中国人的传统智慧。司马迁《货殖列传》中“货殖”就是增长。他谈到了怎样实现货殖,即“以所多易所鲜”,用我多的东西换我少的东西。刘安《淮南子》也有“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即用我有的换我没有的,用我擅长生产的换我不擅长生产的。可见,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基本思想和逻辑架构,我们的先人就已有表述。“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多易所鲜”“以所工易所拙”,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今天国际贸易理论的全部内容。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淮南子·司马迁定理”。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既然参与分工进行交换,就必须要加入对方的规则,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落地,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这就是在加入一套规则体系。在相应体系里,可以保障权利、稳定预期、降低成本,从而使巨大的和潜在的贸易收益得以实现。
这,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逻辑。
(摘编自张宇燕《“淮南子·司马迁定理”与中国对外开放的逻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劳动生产率要得到提高,只能一靠技术的不断进步,二靠行业分工、专业化生产和产品交换。
B.根据“斯密定理”,更大的经济收益离不开市场规模的扩大、细密的分工、优势的体现和交换。
C.西方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基本思想和逻辑架构实质上是相承于我国的“淮南子·司马迁定理”。
D.当今国际贸易理论的全部内容用“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多易所鲜”“以所工易所拙”就能概括。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先引用领导人的表述,肯定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接着提出本文所要论述的中心问题。
B.文章第三段从“技术进步”“分工、专业化和交换”这两个角度论证了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条件。
C.文章第五段概述中国对外开放扩大了市场规模并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事实,印证了长期增长理论。
D.文章引述《货殖列传》《淮南子》相关内容,论证中国开放的深层次逻辑里有中国的传统智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最重要的支柱,通过开放,中国获取了来自贸易的巨大收益。
B.“斯密定理”涉及的“分工”“专业化”“交换”,可从中国“传统智慧”中或隐或显找到对应。
C.只有在相应规则体系里,巨大和潜在的贸易收益实现了,才能保障权利、稳定预期、降低成本。
D.从东西方的经济贸易定理中,可以看出东西方认知同构的一面和圣贤思想不断理论化的过程


1.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只能一靠技术的不断进步,二靠行业分工、专业化生产和产品交换”错误,原文是“根本性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技术进步,二是分工、专业化和交换”,选项以偏概全。
C.“实质上是相承于我国的‘淮南子·司马迁定理’”错误,原文只是说“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基本思想和逻辑架构,我们的先人就已有表述”,并不是说“相承于我国”。
D.“全部内容用……就能概括”错误,原文是“‘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多易所鲜’‘以所工易所拙’,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今天国际贸易理论的全部内容”,是“一定程度上概括”,选项说法绝对化。
故选B。
2.D.“论证中国开放的深层次逻辑里有中国的传统智慧”错误,根据“可见,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基本思想和逻辑架构,我们的先人就已有表述”可知,文章引述《货殖列传》《淮南子》相关内容,是对“长期增长理论已被认为是一种西方理论”的反驳。
3.C.“只有在相应规则体系里,巨大和潜在的贸易收益实现了,才能保障权利、稳定预期、降低成本” 错误,原文是“在相应体系里,可以保障权利、稳定预期、降低成本,从而使巨大的和潜在的贸易收益得以实现”,选项逻辑关系错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