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决胜时刻》的热映让观众循着领袖伟人和无数英雄的足迹,回溯了那段关乎民族命运的不寻常岁月,记录下 70 年来感动中国的温暖底色。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中国革命历史电影的发展,为塑造民族品格和传播国家形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还原真实的历史,在史学领域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作为电影,要在艺术化的创作中加入想象,似乎就很难保持历史的真实性。那如何让革命历史以电影艺术的呈现打动观众呢?在《决胜时刻》里,观众看到的不是扁平的历史叙事,而是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真实历史人物支撑起的精彩故事。《决胜时刻》的突破,就是让历史重新在大银幕上获得逼真的再现,让观众在大银幕上走近历史,感受那个年代的点点滴滴。
电影是一门充满想象的艺术,凡是你所能想象的,影像都可以帮你呈现。革命历史电影中的想象力可以还原革命历史,也可以实现对历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这就要求在该类型电影的创作中必须正视历史、坚持真实,既细心地重构往事,又能做出生动而富有史诗意味的创作实践。
革命历史电影当中的历史不仅是真实历史的证据,也是电影艺术创作的材料。史诗性作品不仅要关注往事再现的忠实性,也要关注对这些历史事实的选择和合理想象的自由。如在《决胜时刻》中,创作者另辟蹊径,不再拘泥于以往同类型题材作品对宏大战争场面的依赖,而是将镜头对准领袖人物和历史上的普通人,用人物的命运来映射时代变迁。虽然历史是背景,但电影在呈现上将镜头对准一个个有故事的普通人,更能抓住观众的内心,让他们随着电影一同走进那个年代,回望那段历史。
电影在保持对历史合理想象的同时,也为观众描摹了一个个饱满丰盈、情感丰富的历史人物形象。电影《周恩来回延安》充分遵循史实,细腻还原了周恩来总理在延安的 22 小时里发生的许多故事。影片中,周恩来在曹大娘家中,在昏暗的光线下帮她穿针引线,还把随身的眼镜送给了她。离开延安前收到了老乡送来的当地特产,周恩来总理叮嘱工作人员,一定要把这些特产折成现金付给老乡。周恩来总理见到前来的知青们,特意鼓励他们要扎根延安,把延安建设好;离开延安时,周恩来总理让飞机在延安这片土地上空再盘旋一圈,只为多看一眼……对于历史事件的合理想象,用影像化的手法展现出来,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立体、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让观众不再拘泥于对文字的想象。
优秀的历史电影作品还往往拥有着能在精神上与当下观众共鸣的表述。像《西行漫记》从书籍到电影 《红星照耀中国》的改编,或是其他将口述史文献搬上银幕的作品,都是可以通过影片的形象化优势,补充一些合理想象的事实,实现最终对于历史的影像化表达,更容易让今天的观众理解。从革命历史电影到民族史诗的建构,是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升华。其中,想象力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把握真实历史的前提下,充分的历史想象力会支撑起感人的细节,如将这些细节连缀起来进行雕琢 和修饰,以艺术反映真实,就能提供引起情感冲击的审美体验。这时,历史电影中的想象力就会让人物更 有血肉,让情感更加充沛。这样的作品再向更广泛的公众传播,也更易于被人们接受。
(摘编自彭流萤《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审美体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革命历史电影,记录下了 70 年来感动中国的温暖底色。
B. 革命历史电影的创作中做到正视历史,就能做出生动而富有史诗意味的创作实践。
C. 电影《周恩来回延安》既充分遵循史实,也用影像展现了一些对于历史事件的合理想象。
D.充分的历史想象力会支撑起感人的细节,这些细节能提供引起情感冲击的审美体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以一部热映电影《决胜时刻》导入话题,展开了对于革命历史电影审美体验的探讨。
B. 文章论证兼顾理论与实践,既有对电影创作方法的探讨,也进行了具体影片分析。
C. 文章举出电影《红星照耀中国》,是为了说明优秀历史电影能在精神上与当下观众共鸣。
D. 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强调想象力是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审美体验中的重要因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决胜时刻》关注对历史事实的选择和合理想象的自由,实现了对历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B. 《周恩来回延安》呈现给观众一个立体、丰富、饱满的周恩来形象,艺术性超过了《决胜时刻》。
C. 冯梦龙认为小说要做到“事真而理不赝,即事赝而理亦真”,这与本文的主张是相通的。
D. 作者分析现有革命历史电影的创作亮点,是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革命历史电影的发展。
答
1. C
2. D 本文并不属于“总-分-总”结构,最后一段并非对全文的总结。
3. B 《周恩来在延安》“艺术性超过了《决胜时刻》。”在原文中没有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