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石之瓠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12.对下列各句中重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贻:赠送
B.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陪护
C.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卖
D.则瓠落无所容 瓠落:空大宽阔的样子
13.下面句子句式和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敏于事而慎于言
C.克己复礼为仁
D.非所以内交于孺子父母也
14.下列各项中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十之瓠》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B.惠子,即惠施,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家学派代表人物,跟庄子是好朋友。本篇及《庄子》其他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真实故事记载,反映惠施真正的思想境界。
C.“石”,计算容积的单位,十斗为一石。“实五石”意为能容下五石的东西。
D.“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其中”蓬之心“比喻不通达的见识。
1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客得之,以说吴王。(3分)
(2)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5分)
答
12.B 【解释】B项,结合“无用”可知,“掊”意思是砸破。故选B。
13.C【解释】A项,状语后置句,应为“于足下始”;B项,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事敏而于言慎”;C项,判断句,“为”表判断,是;D项,状语后置句,应为“非所以内于孺子父母交”。故选C。
14.B【解释】B项,“本篇及《庄子》其他许多篇章中……多为真实故事记载,反映惠施真正的思想境界”错误,本篇及以下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寓言性质,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故选B。
15.【答案】
(1)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
(2)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
注释
1、惠子:即惠施,庄子的朋友,先秦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
2、魏王:即魏惠王。由于魏国曾定都大梁,所以魏国也称为梁国,因此魏惠王即《孟子》中的梁惠王。
3、贻:赠给。
4、大瓠(hù)之种:大葫芦的种子。瓠,葫芦。
5、树:培植。
6、实:容纳。
7、石(dàn):即“禾石”,古代重量单位,相当于一百二十斤(担)。
8、落:平浅的样子。
9、无所容:无可容之物。
10、呺(xiāo)然:空空的样子。
11、掊:打破,砸烂。
12、为:配制。
13、不龟手之药:防止冻伤的药。龟,通“皲”,皮肤冻裂,下同。
14、洴澼(píng pì):漂洗。
15、絖(kuàng):通“纩”,絮衣服的丝绵。
16、聚族:召集同族的人。
17、鬻(yù)技:出卖、转让技术。
18、说(shuì):游说
19、越有难:越国入侵吴国。难,发动军事行动。
20、将:率领军队。
21、裂地:划拨出一块土地。
22、封:封赏。
23、龟手:指手足皮肤受冻而开裂。
24、何不虑:为什么不系缚。
25、樽:腰舟。可以捆在腰间漂浮在水上。
26、蓬(péng)之心:即蓬心,心有茅塞,比喻不能通达,见识肤浅。蓬,一种茎叶不直的草。
参考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它却因质地太脆无法提举。切开它当瓠,又大而平浅无法容纳东西。我不是嫌它不大,只是因为它无用,我把它砸了。”庄子说:“你真不善于使用大的物件。宋国有个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请求用一百金来买他的药方。这个宋国人召集全家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靠这种药从事漂洗丝絮,一年所得不过数金;现在一旦卖掉这个药方马上可得百金,请大家答应我卖掉它。’这个客人买到药方,就去游说吴王。那时正逢越国有难,吴王就命他为将,在冬天跟越国人展开水战,大败越人,吴王就割地封侯来奖赏他。同样是一帖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有人靠它得到封赏,有人却只会用于漂洗丝絮,这是因为使用方法不同啊。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可见你的心地过于浅陋狭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