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者,渤海蓚人也。适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适年过五十,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已为好事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薄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乃去位,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而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于上前。禄山之乱,征翰讨贼,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仍佐翰守潼关。及翰兵败,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因陈潼关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恤军务,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监军等数人更相用事,宁有是,战而能必胜哉?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至德二年,永王李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兵罢,李辅国恶适敢言,短于上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
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百姓劳敝适因出西山三城置戍渝之曰蜀地位在邈远垂于险绝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势。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而困于全蜀太平之人哉?”疏奏不纳。后梓州副使段子璋反,以兵攻东川节度使李奂,适率州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子璋,斩之。代宗即位,以黄门侍郎严武代还,用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永泰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适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义。君子以为义而知变,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节选自《旧唐书·高适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儿/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百姓劳敝/适因出西山三城置戍/谕之曰/蜀地位在邈远/垂于险绝/
B.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百姓劳敝/适因出西山三城置戍/谕之/曰蜀地位在邈远/垂于险绝/
C.未儿/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百姓劳敝/适因出西山三城置戍/谕之曰/蜀地位在邈远/垂于险绝/
D.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百姓劳敝/适因出西山三城置戍/谕之/曰蜀地位在邈远/垂于险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按《诗经》编次体例《雅》《颂》部分多以十篇编为一组,名之为什,后常以“诗什”泛指诗篇、诗作。
B.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C.节度使,文中指唐代的地方军政长官,授职时往往赐给旌节,总揽一道或数州的军、民、财政,权力极大。
D.谥,即谥号,一般认为始于西周,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和贬义性的恶谥三种,均为朝廷给予死者的评价性文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适才能出众,得到举荐。宋州刺史张九皋十分欣赏高适的才能,推荐他考中有道科;哥舒翰对他的才能很惊异,上表举荐他,还在皇帝面前极力称赞他。
B.高适洞察世事,被委重任。玄宗命诸王分别镇守各地,高适就曾强烈劝阻;后永王谋反,他陈述形势,见解深刻,被任命扬州大都督府长史等职,平定叛乱。
C.高适不附权贵,直言遭贬。起初李林甫独揽大权,轻视文学之士,高适离职而去;他曾因敢于直言遭到李辅国毁谤,被贬官太子少詹事。
D.高适征讨有功,受到优待。梓州副使段子璋造反,高适率蜀州兵马前去讨伐,因斩杀段子璋有功,后被肃宗调回京城担任刑部侍郎,并加封银青光禄大夫。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适不事生业,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取给。
(2)君子以为义而知变,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14.哥舒翰兵败后,高适是从哪两个方面为玄宗分析兵败原因的?请简要概括。(3分)
10.答案C
11.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思路点拨“均为朝廷给予死者的评价性文字”表述错误。溢号分为官谥和私溢两种:官溢,指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给予的称号。私溢,指有些文人学士或隐士死后,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
12.答案D。
思路点拨“因斩杀段子璋有功,后被肃宗调回京城担任刑部侍郎”与原文不符。①因果关系不明显;②把高适调回京城担任刑部侍郎的是“代宗”,并不是“肃宗”。
13.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答案(1)高适不经营产业,家中贫穷,客居梁、宋一带,靠乞讨为生。(关键词“客”“求丐”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君子认为他讲仁义而懂得权变,从唐朝建立以来,显贵的诗人,唯有高适一人而已。(关键词“义”“达”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14.命题透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
答案①监军李大宜不关心军务,且士兵连粗米饭都吃不饱,导致士兵不奋力作战,缺乏战斗力。②南阳各路将领各自为政,监军专权行事,人心不齐。(3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高适,是渤海蓚人。高适不经营产业,家中贫穷,客居梁、宋一带,靠乞讨为生。高适年过五十,才留意诗篇,以气质高雅而自成一家,每吟出一篇,就被好事者称赞诵读。宋州刺史张九皋对他的才能非常惊奇,推荐他考中有道科。当时右丞相李林甫独揽大权,鄙视文学,只把他当作应举考试的士子看待。高适于是去职,游历客居河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见了他后很惊异,于是上表推荐他做左骁卫兵曹,充当自己府上的掌书记,跟随哥舒翰入朝,哥舒翰在皇帝面前极力称赞他。安禄山叛乱,朝廷征调哥舒翰讨伐叛贼,拜任高适做左拾遗,转任监察御史,同时辅佐哥舒翰守卫潼关。等到哥舒翰兵败,高适从骆谷驰马西行,谒见玄宗,于是陈述潼关败亡的形势说:“监军李大宜不关心军务,士兵连粗米饭都吃不饱,想让他们奋勇苦战,怎么可能呢?况且南阳的军队统帅各自都有旌节,监军等几人又专权行事,事情如此,怎么能取得胜利呢??陛下因此向西前往蜀中,躲避毒害,不能完全看作是耻辱。”玄宗赞赏他的话,不久升他做侍御史。至德二年,永王李璘在江东起兵,想要占据扬州。当初,玄宗皇帝命诸王分别镇守各地,高适极力进谏,认为不可以。这时永王李璘反,肃宗听说他议论有条有理,就召来与他商议。高适因此陈述江东的形势,认为永王必败。皇上对他的回答很惊奇,任命高适兼任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定江淮叛乱。战事结束后,李辅国憎恨高适敢于直言,在皇帝面前进馋言,于是被贬为太子少詹事。不久,蜀中乱起,他出任蜀州刺史,剑南自从玄宗还京后,在梓、益二州分别设置节度使,百姓疲困,高适因为出西山三城设置守备,上疏谕道:“蜀地位置偏远,靠近险要之地,从国家角度说,不可以用它来遏制敌人的势力。为何要因为险阻的弹丸之地,而使全蜀的太平百姓疲困呢?”最终他的奏疏没有被采纳。后来梓州副使段子璋造反,率兵攻打东川节度使李奂,高适率领本州兵马跟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打段子璋,将他斩杀。唐代宗即位以后,用黄门侍郎严武代替他让他回京,任命他为刑部侍郎,后转任散骑常侍,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享受食邑七百户。永泰元年正月去世,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忠。高适喜欢谈论王霸大计,追求功名,崇尚气节。君子认为他讲仁义而懂得权变,从唐朝建立以来,显贵的诗人,唯有高适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