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元朔五年,(武帝)制曰:盖闻导民以礼阅读答案与翻译-徐天麟《西汉会要·学校上》

2023-05-15 21:20超越网

元朔五年,(武帝)制曰:“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婚姻者,居室之大伦也。今礼废乐崩,朕甚愍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 土,咸登诸朝 。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议,予博士弟子,崇乡里之化,以厉贤才焉。”谨以太常臧、博士平等议,曰:“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庠,周日序。其劝善也,显之朝廷;其惩恶也,加之刑罚。 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繇内及外 。今陛下昭至德,开大明,配天地,本人伦,劝学兴礼,崇化厉贤,以风四方,太平之原也。古者政教未洽,不备其礼,请因旧官而兴焉。为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 太常择民年十八以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官①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②。二千石谨察可者,与计③偕, 诣太常,得 受业 如弟子。一岁皆辄课,能通 一艺 以上,补文学掌故阙;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 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能称者 。臣谨按诏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谊,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小吏浅闻,弗能究宣,亡以明布谕下。以治礼、 掌故 ,以文学礼义为官,迁留滞。请选择其秩,比二百石③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艺以上,补左右内史、大行卒使,比百石以下,补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边郡一人。先用诵多者,不足,择掌故以补中二千石属,文学掌故补郡属,备员。请著功令。它如律令。”制曰:“可。”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选自南宋徐天麟《西汉会要·学校上》)
【注】①郡国县官:这里指郡、县及诸侯国下属的各级地方。②二千石:指郡守和诸侯王国相。③计:指郡守下属的上计吏。④比 二百石: 汉朝官秩等级名,下文的“比百石”亦同。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必须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故A教B化C之D行E也F建G首H善I自J京K师L始M繇N内O及P外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婚姻”指夫妻关系,与《鸿门宴》中“约为婚姻”中的“婚姻”含义不同。
B.“受业”指从师学习,与《师说》中的“传道受业解惑”中的“受业”意思相同。
C.“一艺”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儒家经典中的某一部经书。
D.“掌故”在文中是负责礼乐的官职名,现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逸闻轶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武帝令太常讨论为博士配置弟子之事,目的是使民间崇尚礼义教化,以激励贤才。
B.平民子弟要成为博士弟子,必须年满十八岁、仪表行为端正,而且要经过选拔淘汰。
C.郡守和国相要谨慎考察下级举荐的人才,合格者可以随上计吏一起到京城,参加学习。
D.被举荐的人在学习满一年后要参加考试,门第高贵者可以任郎中,由太常造册上奏。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礼废乐崩,朕甚愍焉。故详延天下方闻之士,咸登诸朝。(4分)
(2)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能称者。(4分)
14.请简要概括太常臧、博士平等回复武帝之奏议的要点。(3分)


10.FM【解析】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繇内及外。译文:所以要实施教化,就要首先从京城开始树立榜样,再从京城推广到地方。(断对1处给1分,对2处给3分)
11.B【解析】《师说》中的“传道受业解惑”的“受业”是教授学业之意。
12.D【解析】“门第高贵者可以任郎中”错,“高第”是“经过考核,成绩优秀,名列前茅”之意,第,等级。
13.(1)如今礼乐被破坏废弃了,我深感忧虑。所以普遍地邀请天下品德方正、学识广博的人,都到朝廷来做官。(“延”“咸”各1分,大意2分)
(2)那些不努力学习或者才能低下者,和不能通晓六经中一经的人,就要免去其官职,并请奏更换以称职的人。(“事学”“称”各1分,大意2分)
14.①闸明选拔人才的意义;②提出选拔人才来京学习的具体措施;③提出任用贤才、罢黜庸才的具体标准与措施。(每点1分,大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元朔五年,汉武帝下制说:“听说为政者应该用礼仪教导百姓,用音乐感化他们。婚姻之事,乃是夫妇 间最重要的伦理关系。 如今礼乐被破坏废弃了,我深感忧虑。 所以普遍地延请天下品德方正、学识广博 的人,都到朝廷来做官。 应当命令礼官勤奋学习,一起谈论商讨,多闻博识,举荐遗留在野的人才,复兴礼 乐,以此作为天下人的表率。 太常提议,为博士配置弟子,使民间都崇尚教化,来激励贤才。 ”于是慎重地 让太常臧 、博士平商议后奏请说: “听说夏、商、周三代的治国之道,是乡里之间都有教育的场所,夏代称 校、殷代称序,周代称庠。 他们勉励为善者,就让他在朝中显达扬名; 惩治作恶者,就施以刑罚。 所以要实 施教化,就要首先从京城开始树立榜样,再从京城推广到地方。 如今陛下已经明示无上的恩德,放射出日 月般的光辉,它与天地相配,推本人伦关系,鼓励学习,研习礼义,崇尚教化,奖励贤才,以此来救化四方的 百姓,这就是天下太平的根源。 古代的政治教化未能遍布,礼制不完备,现在请求利用原来的学官来振 兴。 请为博士官配置弟子五十人,免除他们的赋税徭役。 让太常从百姓中挑选十八岁以上仪表、行为端 正的人,充当博士弟子。 郡、国、县各级地方如果发现有爱好经学,尊敬长辈上级,严守政教,友爱乡邻,出 入言行皆不违背所学的人,县令、侯国相、县长、县丞要向上级郡守和诸侯王国相举荐,郡守和诸侯王国相 认真考察认为可以的人,应与上计吏一起赴京师太常处,接受和博士弟子相同的教育。 他们学满一年都 要考试,能够精通一门经书以上的人,可以补充文学掌故的缺官; 其中成绩好名次高的可以任用为郎中, 由太常造册上奏。 如果特别优异出众的,可直接将其姓名向上呈报。 那些不努力学习或者才能低下者及 不能通晓一种经书的人,就要免去其官职,并请奏更换以称职的人。 臣认真推敲诏书和律令下达的目的, 它们阐明了天道和人道的关系,贯通了自古及今的治国义理,文辞雅正,教诲之辞含义深刻丰富,恩德十 分优厚。 但是小官吏们见识浅陋,不能透彻地宣讲诏书律令,无法明白地将陛下的旨意传布晓喻天下。
现在要选拔研究礼制、历史典籍的人才,任用懂得文学礼义的人为官,擢升官职滞留的人才。因此请求挑 选那些官秩比二百石以上的人,和百石以上能通晓一种经学的小吏,升补左右内史、大行卒史; 挑选比百 石以下的人补郡太守卒史: 各郡定员二人,边郡定员一人。 优先选用热知经书能大量讲诵的人,若人数不 够,就选用掌故补中二千石的属吏,选用文学掌故补郡国的属吏,将人员备齐。 请把这些记入考选学官的 法规。 其他仍依照律令。 ”武帝下制说: “可行。 ”从那以来,公卿大夫和一般官吏中就有了很多文质彬彬的 儒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