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归有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阅读答案与翻译

2019-02-12 18:01超越网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孺人①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铒,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②,乃喜。
(选自归有光《先妣事略》)
【注释】①孺人:指归有光之母。②缉坊:搓麻线。③龃龉:差错。
1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妣抚之甚厚 抚:体恤、爱护。
B. 比去,以手阖门 比:等到。
C. 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遗:遗漏。
D. 累累暴阶下 暴:晾晒。
1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娘以指叩门扉 以手阖门
B. 客逾庖而宴 而母立于兹
C. 然予居于此 室西连于中闺
D. 儿之成,则可待乎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绵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段先写庭院由通到隔的变迁,寓有家道衰落之慨,既而以老妪叙说亡母旧事,表达了伤逝之痛。
B. 乙文段写母亲拖儿携女、“手中纫缀不辍”的细节,体现了她任劳任怨、勤俭持家的美好品德
C. 甲乙两文段都通过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儿子生活无微不至的关爱,对儿子美好前程的殷切期望。
D. 甲乙两文段均以简洁的语言写人叙事,体现了归有光散文的特色:即事抒情,用语平淡却感人至深。
1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2)遇童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答案】12. C 13. A 14. C
15. (1)我的孩子,好久不见你的踪影,怎么整天静悄悄地呆在这里,很像个女一样?
(2)对待奴婢也宽厚有恩,(他们)即使挨了打,也都不忍心说母亲的坏话。
【解析】
12. 试题分析: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C项,“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意思是“外祖父三天两头打发人来问暖问寒,送些土特产”,“遗”的意思是“赠送”。
点睛:该考点包含着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中学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上下文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从这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更为命题者青睐,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虚词的含义和用法。A项,两个“以”都是介词,拿,用。B项,前一个“而”,连词,表承接;后一个“而”,代词,你的;C项,前一个“于”,介词,在;后一个“于”,介词,引进对象,可不译。D项,前一个“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之”,动词,到,去。故答案应为A项。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甲乙两文段都……表现母亲对儿子生活无微不至的关爱,对儿子美好前程的殷切期望”不正确,甲文中“大母”指的是祖母,表现的是祖母对孙子的期望。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若”,你的;“竟日”,整天;“类”,像。(2)“遇”,对待;“虽”,即使;“棰楚”,挨打;“后言”,埋怨的话。

参考译文:

但是我住在这里,有很多可喜的事情,也有很多可悲的事情。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连成一个大院。等到叔伯们分家以后,里里外外建了许多小门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跑到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赴宴,鸡蹲在大厅上。院子里开始是筑起篱笆,后来修了围墙,变了两次。家里有一个老婆婆,曾经住在这座轩里。这个老婆婆,是已故的祖母的婢女,做过两代人的乳母。已故的母亲待她很好。轩西面连着内室,先母曾经来过一次。老婆婆不止一次对我说:“这里,就是你母亲站的地方。”她又说:“你姐姐在我怀里,哇哇地哭起来,你母亲就用手指敲敲门说:‘孩子是不是冷了?是不是想吃东西了?’我在门板外和她互相应答……”话还没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跟着哭了。我从十五岁起在轩中读书。一天,祖母走来对我说:“孩子,好久不见你的踪影,怎么整天静悄悄地呆在这里,像个闺女一样?”等到离开时,她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的人读书老不见成效,这个孩子的功成名就,总可以期待了吧?”过了一会儿,她拿着一个象牙手板进来,说:“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上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回忆旧日这些事物,就好像在昨天一样,令人忍不住要放声大哭。

母亲去吴家桥时,抽空就纺棉花,回到城里,总忙着缉麻线。晚上,微弱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外祖父三天两头打发人来问暖问寒,送些土特产。母亲从不愁吃愁穿,却仍然辛苦劳作,好像朝不保夕似的。冬天,让婢女们把烧过的炉灰,再和成炭团,层层叠叠地放整齐,晒在台阶下面。屋里所有的东西都物尽其用,全家也看不见一个闲人。大孩子在身后牵着衣襟,怀里还抱着吃奶的孩子,即便如此,母亲手中还是不停地做针线活。家中打扫得窗明几净。对奴婢也宽厚有恩,他们哪怕挨了打,也都不忍心说怪话。过年时,吴家桥送来的鱼蟹果品,全家不分主仆,人人有份。所以只要听说吴家桥人来了,大家个个兴高采烈。
有光七岁上,和堂兄有嘉一起迸了学堂。每逢刮风下雨,堂兄总留下不走,有光尽管心里恋恋不舍,却不能在学堂留宿。母亲半夜醒来,就督促有光默读《孝经》,如果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母亲便十分高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