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东周与西周战,韩救西周。或为东周谓韩王曰:“西周者,故天子之国也,多名器重宝,案兵而勿出,可以德东周,西周之宝可尽矣。”
(二)
东周与西周争,西周欲和于楚、韩。齐明谓东周君曰:“臣恐西周之与楚、韩宝,令之为己求地于东周也。不如谓楚、韩曰,西周之欲入宝,持二端。今东周之兵不急西周,西周之宝不入楚、韩。楚、韩欲得宝,即且趣我攻西周。西周宝出,是我为楚、韩取宝以德之也。西周弱矣。
(三)
东周欲为稻,西周不下水,东周患之。苏子谓东周君曰:“臣请使西周下水,可乎?”乃往见西周之君曰:“君之谋过矣!今不下水,所以富东周也。今其民皆种麦,无他种矣。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若是,则东周之民可令一仰西周而受命于君矣。”西周君曰:“善。”遂下水。苏子亦得两国之金也。
(四)
温人之周,周不纳,问曰:"客耶 "对曰:"主人也。"问其巷而不知也,吏因囚之。君使人问之曰:"子非周人,而自谓非客,何也 "对曰:"臣少而诵《诗》,《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周君天下,则我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 故曰主人。"君乃使吏出之。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
B.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
C.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
D.君若欲害之/不若一为下水/以病其所种/下水东周/必复种稻/种稻而复夺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案:本义是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这里是通假字,通“按”,指按兵不动。
B.二端: 本指两种主意。这里是指事物的两个方面。
C.趣:本义是疾速,这里引申为“催促”“促使”的意思。
D.一仰:一,全,都。一仰是全部仰仗的意思。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周与西周作战,韩国打算救西周,但有人对韩王说如果韩国按兵不动,西周的的宝物可以全部拥有。
B.东周想种水稻,西周不放水,苏子对西周君说放水可以淹死东周的麦子,西周认为有理立即放了水。
C.魏国温城人去周,周人囚禁了他,他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化解了矛盾,成功被释放。
D.齐明、苏子、温人,无不体现了智谋的魅力和说话的艺术。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臣恐西周之与楚、韩宝,令之为己求地于东周也。(4分)
(2)今周君天下,则我天子之臣,而又为客哉 (4分)
14. 审读第(一)(二)则文段,东周要打西周时是怎样利用宝物的,请分析其间的逻辑关系。(3分)
答
10.A (“不若一为下水”必连,“东周必复种稻”必连)
11.B (两种态度,即观望态度)
12.B(西周放水的根本原因是可以通过放水停水来控制东周)
13.(1)臣害怕西周给楚国和韩国宝物,使韩楚为自己向东周求地(“与…宝”1分,令,1分,状后1分,句意1分)
(2)如今周王已经统治天下,那么我就是天子的臣民,又怎么能说我是客人呢?(君1分,判断句1分,反问语气1分,句意1分)
14.东周将西周的宝物当作利用的工具,离间韩楚与西周关系。(东周对楚韩说,西周宝贝,我打他时他才会送,不打肯定不会送。所以楚韩你们就按兵不动,或催促我们打,这样你们既得到西周的宝贝,又对我们东周有恩德。)(意思对即可,表达不甚明确,酌情扣分)(3分)
附译文:
东周与西周发生战争,韩国打算救西周,有人为了东周,对韩王说:“西周是以前天子之国,有很多的名器和贵重的宝物,如果韩国按兵不动,这样既可以对东周有恩德,而且西周的宝物可以全部拥有”。
东周与西周发生争执,西周打算和楚国、韩国结盟。齐明对东周君说:“臣担心西周给楚国和韩国宝物,让韩楚替自己向东周求地。不如告诉楚国和韩国,西周打算给予宝物,还在送与不送两可之间,如果现在东周军队不使西周感到急迫,那么西周的宝物不会送到楚国和韩国的,如果楚国和韩国想要得到宝物,那么就促使我进攻西周,西周宝物拿出,这样我东周为楚国和韩国获取宝物来感激你们,西周也会变弱小。”
东周想种水稻,西周不放水,东周为此而忧虑,苏子就对东周君说:“请让我出使西周说服他放水,可以吗?”苏子于是去拜见西周君,说:“您的主意错了!如果不放水,这是使东富起来的凭借啊。现在东周的百姓都种麦子,没有种其他东西。您如果想坑害他们,不如突然一下子给他们放水,去破坏他们的庄稼。放了水,东周一定又改种水稻;种上水稻就就改变这个做法(停水)。如果这样,那么就可以使东周的百姓完全依赖于西周并且听命于您了。”西周君说:“好。”于是就放水。苏代得到了两国赏金。
魏国温城有一个人去东周,周人不准他入境,并且问他说:"你是客人吧 "温人回答说:"我是主人。"可是周人问他住的巷名,他却毫无所知,于是官吏就把他拘留起来。这时周君派人来问:"你既然不是周人,却又不承认自己是客人,这是什么道理呢 "温人回答说:"臣自幼就熟读《诗经》,《诗经》中有一段诗说:'你看广褒无垠的普天之下,没有一处不是国君的封土;你看各处封土的天边尽头,没有一人不是国君的奴仆'。如今周王已经统治天下,那么我就是天子的臣民,又怎么能说我是客人呢 所以说我是'主人'。"周君听了,让官吏放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