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记
[北宋]欧阳修
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赘不筑,全其自然。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
乃求渔者之罟,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怪而问之,且以是对。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
(选自《居士外集》)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1)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 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折檐之前有隙地 B. 因洿以为池
怪而问之 童子以为斗斛之水
C. 任其地形 D. 微风而波
不能广其容 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12.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描写鱼池的一组是( )(3分)
①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②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③湛乎汪洋,晶乎清明。 ④微风而波,无波而平。 ⑤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⑥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13.文章结尾,作者“感之而作《养鱼记》”,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有怎样的感想。(3分)
答
9.【答案】(1)种植。
(2)满,充满。
(3)顺着,沿着。
10.【答案】C
11.【答案】我看那些大鱼枯死在池边,不能回到该去的地方;而那一群小鱼却在又窄又浅的水池里游玩嬉戏,好像很满足的样子。
12.【答案】C
13.【答案】作者看到大鱼“不得其所”,而小鱼“有若自足”,感到两者命运不公,感叹像童子一样的用人者糊涂无知,还感慨自已不能满足于现状,应到更广阔的空间施展才华。
【翻译】
房檐转角的前面有块空地,刚好长宽四五丈,直对非非堂,四周绿竹成荫,不曾种植花草于是把它当作池塘。按照空地的地形,挖一口不方不圆的池塘,没用砖砌壁,没用泥土修建,保全它自然的特点。用铁锹开沟疏通水路,从井里取水灌入池塘,池水满满地,清澈透明。有风,漾起水波;没风,水面平静清澈,星星月亮都能倒映出来。我在池塘旁休息,(池底)极其细微的东西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沿着水面的波浪,有一种茫然身处千里江湖上的感受,我的忧愁和孤独都得到解脱。
我找到一个渔人,买了几十尾鱼,叫童子把它放进池塘里养,童子认为池塘水有限;又不能扩大容积。他把小鱼放进池塘,把大鱼丢在一边。我感到奇怪,问他;他把自己的看法告诉我。唉!那个童子也是愚昧糊涂没有见识啊!我看那些大鱼枯死在池塘一边,而那些小鱼在又浅又窄的池塘里嬉戏,好像很满足的样子。我很有感触,因而写了《养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