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二)欧阳修谪滁州,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①以来金石②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尝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客笑曰:“子欲逃名③乎?”居士曰:“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④吾之乐尔。” (节选自《诗人玉屑》)
注:①三代:指夏、商、周三代。②金石:指钟鼎文及碑文。③逃名:逃避名声,不求名声。④志:记述。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名之者谁 名:命名。 B、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料想。
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寄托。 D、欧阳修谪滁州 谪:贬官。
10、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
11、根据语段内容,分别写出欧阳修自号“醉翁”和“六一居士”的原因。(4分)
12、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4分)
在滁州时:
在颍州时:
答
9、B
10、(1)、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是醉翁亭。
(2)、客人说:“这只是五个一,怎么说‘六一’呢?”
11、“醉翁”:饮少辄醉,年又最高。“六一居士”:家有六个“一”(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遗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意思相近即可,可用原文回答。)
12、与民同乐。 在琴棋书酒中自得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