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甲】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乙】班超为人素有大志阅读答案与翻译

2019-10-10 22:19超越网

【甲】
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咨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选自《资治通鉴》)
【乙】
班超①为人素有大志,不修细节。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②,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③立功异域,以取封侯④,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⑤出击匈奴,以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多斩首虏而还。固以为能,遣与从事郭恂俱使西域。
(选自《后汉书·班超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班超:汉朝杰出将领。他以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治理西域三十一年,为维护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②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哥哥班固受朝廷征召担任校书郎的官职。③傅介子、张骞:傅介子是西汉人,以计斩楼兰王而著名。张骞是西汉人,开拓了汉朝与西域交往的丝绸之路。④封侯:封为列侯。古代形容功成名就,官至极品。⑤奉车都尉:官名。窦固,人名,汉明帝时拜奉车都尉。后文的“假司马”“从事”都是军中官职。郭恂是人名。伊吾是地名。蒲类海是湖泊名。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1)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将:     
(2)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以: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        翻译:     
(2)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翻译:     
14.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值得注意。例如,“兵”在“起冶铸兵”中是“ ① ”的意思,在“将兵别击伊吾”中是“ ② ”的意思。(2分)
15.祖逖和班超都是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说说他们是如何做到的。(4分)

答:     
12.答案: (1)率领,带领。(2)来。
评分:本题2分,每个小题1分。
13. 答案:
(1)如今沦陷区的人民已经遭到残害,人人都想着奋发自励。
(2)(班超)能言善辩,并且广泛地阅读典籍。
评分:本题2分,每个小题1分。准确翻译出“遗民”“残贼”,意思大体正确即可。准确翻译出“口辩”“涉猎”,意思大体正确即可。
14. 答案:(1)兵器、武器。(2)军队、士兵(士卒、兵士)
评分:本题2分,每个小题1分。
15. 答案示例:祖逖的理想是“复中原”,为实现理想他闻鸡起舞、请缨北伐、中流击楫(祖逖被允许北伐后积极筹备的具体做法)。班超的理想是“取封侯”,为实现理想他投笔从戎,最终治理西域三十多年,为国家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评分标准:本题共4分。答出祖逖的理想抱负1分,答出祖逖为实现理想抱负而采取的行动1分(闻鸡起舞、请缨北伐、中流击楫,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答出班超的理想抱负1分,答出班超为实现理想抱负而采取的行动和结果1分。二人为实现理想抱负采取的行动和以及行动结果共五点,答出任意两点给1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给2分。

【翻译】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其他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目光短浅的人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窦固带兵去与匈奴作战,任命班超为假司马,让他率领一支军队去攻打伊吾,双方交战于蒲类海,班超杀死了很多敌人回来。窦固认为他很有才干,便派遣他随幕僚郭恂一起出使西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