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乙】越因伐吴,败之姑苏阅读答案与翻译

2019-09-05 22:12超越网

【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节选)
【乙】越因伐吴,败之姑苏,伤吴王阖庐指,军却七里。吴王病伤而死。阖庐使立太子夫差,谓曰:“尔而忘句践①杀汝父乎?”对曰:“不敢!”
王夫差元年,以大夫伯嚭为太宰②。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③,报姑苏也。
--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
【注】①句践:即勾践。②太宰:职同宰相。③夫椒:山名,在苏州市西南。
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曾益其所不能 曾:______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色:______
(3)谓曰 谓:______
(4)以大夫伯嚭为太宰 以:______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吴王悉/精兵/以伐越 B. 吴王悉/精兵以/伐越
C. 吴王/悉精兵/以伐越 D. 吴王/悉精兵以/伐越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
9. 甲文中作者认为国家生存需要具备什么条件?乙文的故事是否印证了甲文的这一观点?联系乙文文本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
6. (1). (1)同“增”,增加 (2). (2)脸色 (3). (3)对……说 (4). (4)用(任命、任用)
7. C
8. (1)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
(2)(夫差)学习战术、骑射,经常把向越国报仇作为自己的志向。
9. 甲文条件: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乙文的故事印证了甲文的观点。夫差在国内有伯嚭等大臣辅佐,国内有越国强敌环伺,他励精图治,最终大败越国,为父亲报仇。

【解析】
【6题详解】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曾”:同“增”,增加。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以”作文文言虚词的的意思和用法,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为C,即: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译为:吴王召集全部精兵来攻打越国。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还有两个谓语部分之间划开。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入”:在国内。“拂”:辅弼,辅佐。“以”:把。“报”:报仇,报复。
【9题详解】
一问,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甲文中作者认为国家生存需要具备条件可概括为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二问,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夫差在国内有伯嚭等大臣辅佐,国内有越国强敌环伺,他励精图治,最终大败越国,为父亲报仇。这说明了入则有法家拂士,出则有敌国外患,国家就能保全并复兴的道理。所以说乙文的故事印证了甲文的观点。

(一)译文:
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
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