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陈寔①,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 “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俄闻自投地,伏罪。寔曰: “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注释】①陈寔(shí):东汉人,做过太丘县令。
15、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一处。(1分)
观 君 形 状 非 恶 人 应 由 贫 困
16解释加点的字(4分)
期日中( ▲ ) (2)尊君在不( ▲ )
(3)呼其子训之( ▲ ) (4)乃遗布二端( ▲ )
1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
▲
18.文中陈氏父子的所为令我们钦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们应向他们各学些什么?(4分)
答
15、(1分)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
16(4分)(1)约定的时间 (2)同“否” (3)教诲、教导 (4)赠送
(4分)(1)(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于是,赠给他两匹布,教他一定要改正。此后,这人再没有做过小偷。
(4分)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任选两点);
陈寔:宽宏大量,教育有方,以德化人(任选两点)。
翻译
陈寔,字仲弓,为太丘县令。一天,有一个小偷伏在屋梁上准备行窃,陈寔见到后,把自己的儿子喊过来,教训说:“不好的人,并不一定是生性如此,乃是习惯所养成的,屋梁上那一位就是这样的人。”一会儿,屋梁上的小偷跳下来,跪在地上认罪。陈寔说:“从你的外貌上看,您并不是恶人,应该是由贫困造成的。”于是,赠给他两匹布,教他一定要改正。此后,这人再没有做过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