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丙】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材料一: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寻通判河中府,徙陈州。
材料二: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材料三: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泛爱乐善。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0�2
【丁】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1、这首词写于欧阳修贬官颍州时。 2、六幺:又名绿腰,唐时琵琶曲名。
15.解释【丙】文中的加点字。(2分)
(1)徙陈州 ▲ (2)其后虽贵 ▲
16.《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记”是一种文体,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判断“记”属于哪类文体?( ▲ )(2分)
A. 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的文字。
B.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C.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往往是借一件事情或一种现象来表述作者对某些事物或问题的见解。
17.【乙】文中五个句子都是“也”字句。“也”在全文出现了21次,使我们读来摇曳生姿。“也”有的表示判断,有的表示陈述。那么和“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中的“也”表达的语气相同的一句是( ▲ )(2分)
A.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B.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 环滁皆山也。 D.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19.给丙文中的划线句断句。(限断2处)(2分)
仲 淹 为 将 号 令 明 白 爱 抚 士 卒
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坚守的信条,请联系【丙】文中的三则材料,说说他是怎样践行的。(5分)
21.从【丁】词中“白发戴花君莫笑,六么催拍盏频传”和《醉翁亭记》中“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欧阳修?结合【丁】词内容,说说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情怀体现在哪里。(2分+4分)
答
15.(1)贬谪;(2)虽然。(2分)
16. B(2分)
17. D(2分)
18.(1)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2)因为母亲在世时正贫困,后来虽然显贵,不是招待宾客(宾客到来)不吃两种以上的肉食。(4分)
19.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2分)
20.范仲淹心系百姓,喜好施舍给予,广施爱心,乐于行善,而自己却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心系国家,无私无畏,上疏请太后还政,却被贬;他治军有方,军中有老范在,贼人不敢侵犯宋境。这些,都是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体现。(5分)
21.“白发戴花君莫笑”,“苍颜白发”,“白发”指的是自己,这样的老人头插鲜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别人见怪;这样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中间,俨然刻画出他率真不羁,旷放不羁、乐而忘形的
醉态和狂态。(2分)
春景如画,游人如织,那绿杨丛中架儿中的少女,更是春意荡漾,船中的太守,此时也顾不得有谁在窃笑了,他情不自禁在皤然白发上插入一朵鲜花、添上一段春色。让丝竹繁奏、将酒杯频传,忘却贬官颍州的烦恼吧,看着山水之美,百姓和乐,宾客欢乐,他在春醪中沉醉了,他要与民同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