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甲】景春曰【乙】律知武终不可胁阅读答案

2019-07-20 18:06超越网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律①知武②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③之。乃幽④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⑤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⑦。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⑧。 (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删改)
【注释】①律:指卫律,原是汉朝大臣,投靠匈奴。②武:苏武。③降:使……投降。羝:公羊。④幽:禁闭。⑤啮:咀嚼。⑥羝乳乃得归:等到公羊生产了小羊才准许苏武回国。⑦廪食:公家供应的粮食。苏武作为汉朝的使臣,匈奴理应供给吃的用的。⑧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汉代使臣所持的节由皇帝授予,是国家的象征,保护它也体现出对国家忠贞的感情。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5分)
往之女家 ( ) 与民由之 ( )
必敬必戒( ) 白单于( ) 武既至海上( )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
16.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1)“是焉得为大丈夫”的“是”指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2) “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苏武的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


14.同“汝”,你; 遵从;谨慎;告诉;已经 。(每空1分)
15.(1)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中正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开阔的大路(义)上。
(2)匈奴人认为他是神仙,就把苏武迁逐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每句2分。)
16.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1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分)
17.苏武不因匈奴的威逼利诱而投降,匈奴人将他放逐到北海牧羊,没有粮食和水,但他仍没有投降,睡觉时都拿着“汉节”,这符合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标准。(4分,大致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