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阅读答案与翻译

2019-06-22 13:00超越网

庆历三年,轼始总角①入乡校,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窥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且曰:“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盖十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
【注释】①总角。它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少年。②乡先生:乡里的私塾先生。③韩、范、富、欧阳:分别指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
7.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先生奇轼言(______________) (2)则已私识之矣(________________)
8.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读之至流涕,曰:“吾得其为人。”
9. 结合文中内容说说,苏轼在总角之龄,是怎样“私识”范仲淹的?

【参考答案】
7. (1). (1)感到惊奇 (2). (2)私下(内心)
8. 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
9. 听了赞颂范仲淹等人的诗,然后向私塾先生请教,先生把范仲淹的事情全部告诉了他。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奇”是意动用法,“感到惊奇”;“私”是古今异义词,“私下,指内心”。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文言文翻译,在初中阶段尽量使用直译法,要求逐字逐句地落实,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涕(眼泪)、得(知道)、其(代词,代范仲淹)”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9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梳理并概括相关内容作答。可结合“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所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这几个语句进行概括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庆历三年,我刚刚童年,进入乡校,有一位从京师来的读书人,拿鲁地人石守道写的《庆历圣德诗》给乡校的老师看。我从旁边偷看,就能够诵读通晓文中的语句,我拿文中称颂的十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问先生,先生说:“小孩子知道这些有什么用?”我说:“(如果)他们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们)也是普通的人,我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们!”先生认为我说的话奇特,把这十一个人的情况全部告诉了我们,并且说:“韩琦、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这四个人,是人中豪杰。”当时虽然没有完全明白(这句话),却已经私下记住他们了。
嘉祐二年,我才来参加进士考试到京师,范公却(已经)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读碑文以至于流泪,说:“我知道了他的为人。十五年没有见到范公一面,难道不是命运(的安排)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