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鹜之报
昔皖南有一农妇,于河边拾薪,微闻禽声,似哀鸣。熟视之,乃鹜也。妇就之,见其两翅血迹斑斑,疑其受创也。妇奉之归,治之旬日,创愈。临去,频频颔之,似谢。月余,有鹜数十来农妇园中栖,且日产蛋甚多。妇不忍市之,即孵,得雏成群。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注释】①鹜:野鸭子。 ②雏:生下不久的;幼小的(多指鸟类)。
16.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熟视之 ( )
②妇不忍市之( )
17. 翻译下面句子。
二年,农妇家小裕焉,盖创鹜之报也。
18. 结合原文说说农妇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6. (1). 熟视:仔细看。 (2). 市:卖
17. 第二年,农妇家生活小康,原来是受伤的野鸭的报答。
18. 示例:善良、有爱心。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注意古今异义词,熟视:仔细看。市:卖。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盖:句首语气词,表解释原因,可理解为“原来”。创:创伤。裕:富裕。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此文妇人救了那野鸭,野鸭日后率领一群鸭来到农妇家,报答她的救命之恩。看出善良、有爱心,爱护动物。
翻译:以前皖南有一个农妇,在河边拾柴,隐约听到鸟叫,像哀鸣,(她)仔细看,是野鸭。农妇走近,见它的两翅膀上血迹斑斑,怀疑受伤了。农妇捧野鸭回家,治疗了十天,伤口痊愈。(野鸭)临行时,频频点头,好像在感谢农妇。过了一个多月,有几十只野鸭来到农妇园中栖息,且每天产很多蛋。农妇不忍心卖,就孵化了,孵出小鸭成群。第二年,农妇家生活小康,原来是受伤的野鸭的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