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百废具兴(_____)
(2)宠辱偕忘(_____)
1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16. 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做简要分析。
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7. 本文“后天下之乐”中的“乐”和《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14. (1). (1)“具”通“俱”,全,皆。 (2). (2)荣
15. (1)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2)岸上的小草,颜色青翠。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
16. 结合翻译赏析即可
17. 相同点:二者都是触景生情,抒发自己的抱负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適,却仍怀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不同点:欧阳修的乐是与民同乐,表明他心中以百姓安居乐业为重,范仲淹的乐则是心怀天下的先忧后乐,立总更加深远。
【解析】
14.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的两个字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具”:通“俱”,全,皆。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得无”“汀”“郁郁”等字词的翻译。
16.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从修辞的角度对“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一句做简要分析。这句话的意思:(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衔”和“吞”用的是拟人手法,极写洞庭湖的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用夸张手法,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从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
17. 试题分析:比较阅读。要答好此题,首先要理解好两篇文言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并要注意议论抒情的语句,充分把握内容,然后归纳出原文的中心,特别要留意“乐”的缘由。相同点可从触景生情,虽遭贬適,仍不忘济世安民与民同乐的角度作答。不同点可从欧阳修是与民同乐,范仲淹是先忧后乐的角度作答。
译文: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