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礁石》阅读答案与解析-艾青

2019-09-07 20:04超越网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957年7月25日
15. 这首诗中作者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16.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拟人和象征的手法。“礁石”象征着什么?通过“礁石”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5. 意象:浪、礁石、海洋。海洋中的浪无休止地冲击礁石,并在礁石身上留下了累累伤痕。但礁石却将浪“打成碎末、散开”,并且以含笑的姿态“看着海洋”。  
16. 礁石象征着乐观、永不屈服的精神。诗人通过塑造长年累月在狂风巨浪的拍打下坚强不屈、坚定不移的礁石形象来表达自身不向命运低头,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情感。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所谓“意象”,就是主观的(作者)“意”和客观的(景物)“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借物抒情。诗的第一节先描述“浪”:“一个”“一个”无休止地扑过来,一个“扑”字凸显了浪之气势汹汹。然而,这样的敌人,却“每一个”“都在它的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照应诗题,“它”对“浪”的粉碎,就是礁石的胜利。诗的第二节聚于礁石,对此作出了明确答复。“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这是礁石搏击海浪留下的伤痕,也就是礁石胜利的代价。更可贵也更具鼓舞力的,不是这些伤痕,而是礁石战斗的精神状态。诗人用一个“但”字转出了礁石那并不留连于伤痕,也不趋于消极的精神:“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站”昭示着立场的坚定,“微笑”显示着对敌的从容,“看着海洋”,那是时刻不松懈的警惕啊!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艾青擅长于运用象征手法来抒写他的真情实感。在《礁石》一诗中,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不仅使礁石人格化,而且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和“象外之旨”,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礁石屹立在海上,为了生存,它顽强地同海浪进行搏斗,总是把“扑过来”的每一个海浪都“打成碎沫”;尽管伤痕累累,仍巍然屹立。“礁石”是一切被压迫民族、一切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旧势力的力量的象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