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客中初夏阅读答案-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2019-04-08 13:13超越网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1)这首诗的景物描写有远景有近景,有虚景有实景,请分别指出,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5分)
(2)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受到宋神宗的支持,司马光竭力反对并于四年退居洛阳,直到十五年后哲宗即位才复出。这首诗写于退居洛阳之时。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的分析。(5分)

参考答案
 ⑴远景:南山;近景:葵花;虚景:柳絮;实景:南山、葵花。(2分)这些景物,互相映衬、烘托,形象鲜明,境界恬静,令人怡然陶醉在初夏美景中。(3分)
⑵这首诗乃一首即景抒怀(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之作,(2分)后两句表白的便是诗从自己的情感态度:我不是那随风飞扬的柳絮,自然不会人云亦云附和王安石,我的一片忠贞爱君之心,犹如一株向日的葵花。(结合诗句分析,3分)

翻译:
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着太阳开放。

赏析:
客中初夏是宋朝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该诗中,作者通过对于初夏时节的景色,尤其是对于柳絮和葵花的之间的对比,暗含了对于自己政治抱负的描写即决不在政治上投机取巧,随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样对于皇帝忠心不二。该诗以其托物言志的典型手法而闻名。其中暗含的对于王安石变法不满成为了该诗写作的主要背景。
前两句写景:四月的天气清明暖和,雨过天晴,对着门的南山更是青绿分明。后两句抒情:看看那些像柳絮般随风转舵的小人,唯有那向阳怒放的葵花才值得尊敬。这里须了解的是,作者司马光其时与王安石不合,此诗在退居洛阳时所作,他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达自己对君王的一片忠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