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忆故居》阅读答案-陈寅恪

2019-09-08 10:53超越网

忆故居
陈寅恪
[序] 寒家有先人之敝庐二:一曰崝庐,在南昌之西山,门悬先祖所撰联,曰“天恩与松菊,人境讬蓬瀛。”一曰松门别墅,在庐山之牯岭,前有巨石,先君题“虎守松门”四大字。今卧病成都,慨然东望,暮境苍茫,因忆平生故居,赋此一诗,庶亲朋览之者,得知予此时之情绪也。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注】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此诗作于1945年成都。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联运用了叠词,“渺渺”表现钟声的渺远而悠扬;“依依”表现树枝轻柔随风摇动的样子。
B.颔联“负气”中的“气”应是“一身傲骨、一腔正气、一生不愿随波逐流之气、一身的浩然之气”。
C.颈联“破碎山河迎胜利”,写抗战胜利了,但眼前战乱后的山河破碎景象让诗人感到百废待兴。
D.尾联“松门”指庐山牯岭的松门别墅;“松菊”指南昌西山的崝庐。此两处是诗人的平生故居。
【答案】C【解析】“感到百废待兴”错,从后一句“残余岁月送凄凉”可见诗人较为悲愁低沉,未能显现改变社会状况的积极奋进,所以此处应是“心中充满痛苦”。
15. 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思归不得归的无奈和伤感:首联“万鸦藏”写群鸦归巢反衬个人不得归的伤感;尾联“且认他乡作故乡”表达了诗人不得归去的无奈。(2分)②孤独凄凉的心情:诗人坚守自我一身正气,却落得“四海无人对夕阳”的孤独凄凉心境。(2分)③对于大好河山惨遭战火而变得破碎的痛心:从“破碎山河迎胜利”句中可见,胜利虽令人喜悦,但山河破碎更让人痛心。(2分)④个人年已老迈的伤感:“残余岁月送凄凉”直抒胸臆,表达诗人人到暮年时的凄凉伤感。(2分)
【评分说明】总分6分,答对三点即可。必须结合诗句,否则扣1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