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李参字清臣,郓州须城人阅读答案与翻译

2019-05-25 12:07超越网

李参字清臣,郓州须城人。以荫知盐山县。岁饥,谕富室出粟,平其直予民,不能籴者,给以糟籺,所活数万。
通判定州,都部署夏守恩贪滥不法,转运使使参按之,得其事,守恩谪死。知荆门军,荆门岁以夏伐竹,并税簿输荆南造舟,积日久多蠹恶不可用,牙校破产不偿责。参请冬伐竹,度其费以给,余募商人与为市,遂除其害。
朝廷患边费益广,参建议辇钱边郡,以平估籴,权罢入中法。比其去,省榷货钱千万计。召为盐铁副使,以右谏议大夫为河北都转运使。与安抚使郭申锡相视决河,议不协;又与真定吕溱相恶,二人皆得罪,参移使河东,知荆南。
嘉祐七年,召为三司使,参知政事孙抃曰:“参为主计,外台将承风刻剥天下,天下之民困矣。”乃改群牧使。诏王安石、王陶置局经度国计,参言:“官各有职,臣若不任事,当从废黜。不然,乞罢此局。”从之。
治平初,加集贤院学士、知瀛州,赐黄金百两,帅臣有赐自参始。再迁枢密直学士、知秦州。蕃酋药家族作乱,讨平之,得良田五百顷,以募弓箭手。居镇阅岁,未尝以边事闻。英宗遣使问故,对曰:“将在边,期于无事而已,不敢妄以寇贻主忧。”以疾解边任,判西京御史台,起知曹、濮二州。神宗久知其才,书姓名于殿柱。以知永兴军,不行,卒,年七十四。
参无学术然刚果严深喜发擿奸伏不假贷事至即决虽簿书纤悉不遗时称能吏。
(节选自《宋史》)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参无学术/然刚果严深/喜发擿奸伏不假/贷事至即决/虽簿书纤悉/不遗时/称能吏
B. 参无学术/然刚果严深/喜发擿奸伏/不假贷/事至即决/虽簿书纤悉/不遗时/称能吏
C. 参无学术/然刚果严深/喜发擿奸伏/不假贷/事至即决/虽簿书纤悉不遗/时称能吏
D. 参无学术/然刚果严深/喜发擿奸伏不假/贷事至即决/虽簿书纤悉不遗/时称能吏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荫,即恩荫,起源于秦时的“葆子”和两汉时的任子制,宋初恩萌扩充了汉唐的门荫法,官员子孙可承恩入学、入仕。
B. 榷货,是指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货物,宋朝的国家专卖商品主要有茶、酒、盐、矿等日常必需品,价格由国家控制,通常很高。
C. 嘉祐,宋仁宗年号。秦始皇首创年号,此后形成制度。明清皇帝大多只有一个年号,后世习惯用年号称呼皇帝,如康熙皇帝。
D. 御史台,官署名。御史自秦朝开始被赋予监察郡县军队,纠察弹劾的权力,东汉始置御史台。苏轼遭遇“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参心怀百姓,遇到荒年的时候,他让富户拿出粮食平价卖给穷人,还买不起的就送给酒糟米糠,救活了很多人。
B. 李参懂得变通,他在荆门改夏季伐竹为冬季伐竹,避免了虫害的损失,又建议暂停入中法,节省了千万的费用。
C. 李参敢于直言,朝廷诏令几位大臣设局规划国事,他进言说,官员应各司其职,自己如果不称职,也一样要罢免。
D. 李参善于治边,他在秦州任上遇到蕃人酋长家族作乱,他讨伐平定,并加强防备,其后一年边境安定平稳。
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都部署夏守恩贪滥不法,转运使使参按之,得其事,守恩谪死。
(2)将在边,期于无事而己,不敢妄以寇贻主忧。
【参考答案】
11. C
12. C 13. C
14. (1)都部署夏守恩贪污不守法,转运使派李参审查他,查清了这件事,守恩被贬谪而死。
(2)守将在边境,只求没有事端发生而已,不敢胡乱地用贼寇给君主带来忧虑。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断句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前提是粗通大意,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把握句子特征,结合上下文的理解断句;其次,要掌握一些应试技巧,如注意句首、句末虚词,句式特点(如判断句和对称句);最后还应注意选项特征以及文体的语言风格。可用排除法。断句完毕,再回读一遍审查。本题画线句子中“参”是人名,李参;“刚果严深”是对李参的评价;“发擿奸伏”是常用四字词语,做“喜”的宾语,其后当断,排除AD项。“假贷”“簿书” “纤悉”“能吏”是常见词语,语意不难辨析,“时称”指当时人评价,当与“能吏”组合成句。排除B。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查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官职和科举、姓名和称谓、宗法和礼俗、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考生平时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看清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对选项进行辨析。C项“秦始皇首创年号”表述有误。年号应始于汉武帝。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时间、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观点态度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选文细节的理解,一定要把选项与原文对应的句子进行分析比较,看其中存在哪些异义与分歧。本题要求“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文章概括、主人公性格特征通常无误。细心找关键词,入手对比。C项表述有误。原文中,参言:“官各有职,臣若不任事,当从废黜。不然,乞罢此局。”联系上下文看,“臣”,指大臣。李参的意思是,主管官员如果不称职,应该罢免,与李参自己无关。故选C。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落实,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难点字多根据字形和语境推断,平时训练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注意关键词:“贪滥”,贪污;“不法”不守法;“按”,审查;“得其事”,查清了这件事;“谪”,被贬谪。
(2)注意关键词:“边”,边境,边疆;“妄”,随意;“贻”,造成,招致,给予。

参考译文:
李参字清臣,郓州须城人。凭借父辈的恩荫担任盐山县知县。遇到荒年,告诉富有人家拿出粮食,平价售给百姓,有贫穷买不起的,就发给酒糟和粮食的粗屑,所存活的有几万人。
任定州通判的时候,都部署夏守恩贪污不守法,转运使派李参审查他,查清了这件事,守恩被贬谪而死。长官荆门军,荆门聚每年在夏季砍伐竹子,征税并运到荆南造船,堆积的时间长了很多竹子被虫蛀不能用,牙校破产也不能还清债务,李参请求冬季砍伐竹子,估计费用来先付给他们,剩余的招募商人和他们做买卖,于是除去了这个危害。
朝廷忧虑边防费用更大,李参建议运钱到边境的诸州,以平价买进粮食,暂时停止入中法。等他离职时,节省专买钱以千万计。召为盐铁副使,以右谏议大夫为河北都转运使。他和安抚使郭申锡视察决口的黄河,议论不合;又和真定府的吕溱关系不好,把两人都得罪,李参转任为河东转运使,又知荆南。
嘉祐七年,召为三司使,参知政事孙忭说:“李参做主管财政的官,外任官员将会附和他的作风去搜括天下的财货,天下的百姓将困乏了。”于是改为群牧使。皇帝下诏叫王安石、王陶设局规划国家财政开支,李参说:“官员各有其职,大臣如果不称职,应当罢免。不然的话,请求撤销此局。”朝廷接受了这个意见。
治平初年,李参加官为你集贤院学士、瀛州知州,被赏赐黄金一百两,任帅臣者受赏赐是从李参开始的。再升为枢密直学士、秦州知州。蕃人酋长药家族作乱,李参讨伐平定了他们,得到良田五百顷,用来招募弓箭手。在镇守的地方过了一年,从未有边界冲突上奏。英宗派人问其原因,回答说:“守将在边境,只求没有事端发生而已,不敢胡乱地用贼寇给君主带来忧虑。”因病免去边境官职,担任西京御史台通判,又起用为台曹、濮二州知州。神宗久已知道他的才能,把他的名字写在殿柱上。起用他执掌永兴军,没有出行,去世,年七十四。
李参没有学问,但刚强果断严厉深沉,喜欢揭发隐藏的奸邪之事,从不宽恕,事情一到手就办,即使是簿书中的小事也不遗漏,当时称他为能干的官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