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筝柱子阅读答案-朱湾,力微惭一柱,材薄仰群弦

2018-04-24 16:04超越网

筝柱子
朱湾
散木今何幸,良工不弃捐。
力微惭一柱,材薄仰群弦。
且喜声相应,宁辞迹屡迁。
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
【注】筝柱,就是筝上的弦柱。每弦一柱,可移动以调定声音。朱湾,唐代宗大历年间进士。性浪漫,好琴酒,放纵山水,不应征辟。散木,无用的木材。《庄子·人问世》记载:“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或称为散材。”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联说自己身为无用之木,没什么大用处,但能工巧匠却没有抛弃自己,自己十分幸福。
B. 颔联说自己能力很弱,只能作为古筝的筝柱,非常惭愧,要想奏成音乐,还要依仗群弦。
C. 颈联写筝柱因为能帮助琴弦发出和谐之声而喜悦,所以随看古筝被人搬来搬去,也不拒绝。
D. 尾联直抒胸臆:如果有知音能欣赏我、重用我,我一定要尽自己所能为国效力,报答恩人。
E. 此诗与李商隐的《锦瑟》都通过乐器抒发情感。两诗相比,李诗的表达更为含蓄而朦陇。
15. 这首诗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14. CD   
15. 手法:①比喻(托物言志)。全文以筝柱自喻,表达自己的处境与追求。②拟人。全诗以筝柱的口吻叙事抒情,亲切自然。③用典。运用庄子典故自谦,说明自己不合世俗之用。思想感情:①表达了自己虽然才微力薄。但也希望自己能发挥自己的才能。②希望受到知音赏识,必尽力报答知音的想想感情。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是的内容和思想情感。C项“所以随着古筝被人搬来搬去,也不拒绝”错,这句的意思是“哪里会拒绝转动身躯,为调出更美的音色而努力”;D项“重用,为国效力”错,注释中交待,朱湾“不应征辟”。
1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以及思想情感,第一问考查的是表现手法,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这首诗通篇以筝柱的口吻叙事抒情,以筝柱自喻,表达自己的处境与追求。所以用了拟人和托物言志的手法,首联“散木,无用的木材。《庄子·人问世》记载:“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或称为散材”运用典故。首联说自己身为无用之木,没什么大用处,但能工巧匠却没有抛弃自己,自己十分幸福。颈联写筝柱因为能帮助琴弦发出和谐之声而喜悦,哪里会拒绝转动身躯,为调出更美的音色而努力”表达了自己虽然才微力薄。但也希望自己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尾联直抒胸臆:如果有知音能欣赏我、重用我,我一定要尽自己所能报答恩人。表达了希望受到知音赏识,必尽力报答知音的想想感情。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