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写作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试题特点】
上海卷作文题“转折与人的作用”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引导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转折,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能有效测查考生的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思辨味十足,有着极大的内部纵深。
【见招拆招】
所谓“转折”,既有可能是转向好的,也有可能是转向难的、坏的,更确凿的是——转向“未知”。面对这种“未知”,正如考题所提示的,人的局限(至少是部分人的局限)会暴露无遗,其间有“意想不到”,也有“无能为力”。
有教师担心:800字的篇幅内,想要摘出18岁少年人生里“重要的转折”是不容易的,无非是搬家、转学或家变、世变(如疫情使高考延期),又要考生对“转折”有辨识的能力,这需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在学习之外,认真观察长辈们人生经历的曲折,体会强者扛起突如其来命运悲剧的能量。其实,这样的认识不尽准确。具体说来,一方面,考生从日常现象中,能发现其中的思辨性:世界是客观的,规律是客观的,科学是客观的;同时,我们能看到人类的伟大,我们的智慧、力量和探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个世界的面貌。但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人类的理性、智慧和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必须学会敬畏,学会保持一定的尺度、恪守自己的边界。
几种参考立意:
一是认为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至于“无能为力”。相关理由:其一,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意想不到”并不是没有努力,而是人的努力暂时没有取得效果,或者没有被看到,很多事情只是暂时“无能为力”。其二,只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先忧、先知、先行并凭借科学精神,我们就不至于面对转折而一败涂地。此外,大多数重要的转折都是在人们奋发努力后,水到渠成自然发生的,认定“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未免以偏概全。
二是适度承认“无能为力”,但也崇尚“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意识与勇毅精神。
三是理性思辨“意想不到”与“无能为力”的关系。比如,指出秩序、规律能让我们感到安心,但变化永远存在,落实到个人,难免会遭遇“转折”;“无能为力”的反应也是正常的(战胜不了就只能接受)。进一步讲,认识到人的力量有限,未必是坏事,接受变化、接受挫折本身,也是令自身强大的必由之路;在转折与失序上磨炼到位了,人格自然立得住、沉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