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2019,我们参加高考的这一年,正是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

2019-07-13 11:48超越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19,我们参加高考的这一年,正是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
70年,时光带走了许多,也带来了许多。从泥泞的土路到平整的柏油路,从吃不饱到减肥茶,从笔墨书信到智能手机,从遥望天空到载人航天……你可曾了解那些沧桑巨变的细节、那些改天换地的故事:可曾思考是什么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见解或感悟,使30年后、共和国百年时的青年人读到你的文章,能从一个角度了解历史,了解曾经的时代精神。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写作文的能力。
审题:本题是材料作文。
限制性:
1.对象限制。材料中“使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读到你的文章,能……了解”限制考生是要写给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看的,要有“作者身份意识”“对象感”和“对话感”,要设想一下30年后的情形,即要对“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说些什么。
2.内容限制。材料中“你可曾了解那些沧桑巨变的细节、那些改天换地的故事”限制考生要结合建国70周年以来的历史,来反映巨变的细节或故事,必须体现“披荆斩棘”“风雨兼程”的“历史性”;还要展望未来,提出建议、表达期望和鼓励,写出青年人的责任担当、家国认同意识以及对个人与国家、历史与未来的认知和思考等内容。
因此,行文须围绕“时代精神”“建国70周年的巨变”“一百周年时的青年人”等关键词来写,须突出历史感和未来展望。不能使用古代例证,而要立足当下、联系现实。“细节、故事、历史”并非重点,客观认识国家前进的历史、提炼时代精神,表达自己的“思考、见解、感悟”才是核心,否则当属偏题、离题。
3.思维限制。材料中“可曾思考是什么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限制考生要思考是什么样的“时代精神”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可以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积极创新、无私奉献等精神,可以表达爱国、上进、责任、担当等正向的价值观。要有感悟和原因分析,若只罗列建国70年来的巨变事略,则不妥;当然更不能有消极颓废的思想。

开放性:
1.立意角度是自由的。提示语“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见解和感悟,使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人读到你的文章,能从一个角度了解历史,了解我们时代的时代精神”,意味着可写“自强不息”“拼搏奋进”“攻坚克难”“坚忍不拔”“勇于开拓”等精神。
2.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围绕“70年来的变化+原因(时代精神)+身份(作者)、对象(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等要素,突出自己对“变化”的思考、感悟与体验,写明“是什么样的时代精神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即可,对具体素材的联想与思考是自由的。
3.文体是自由的。从“明确文体”的表述来看,考生可以展开洋洋洒洒的议论,可以讲述见微知著、打动人心的故事。但因中学生不易表达深刻的思想,甚至可能犯低幼化毛病,所以写记叙文或散文时须慎重选择;当然若能以巨变细节(故事)为主,并能通过形象、场面、情节或议论抒情等深刻反映时代精神(原因)的也可以得高分。还可以写成书信、演讲、报告等应用文体。

解题:
此题目从形式到内容都沿袭了2018全国高考一卷的命题思路。材料提示了建国70年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也有了可喜的变化。两处省略号意味着变化不止材料所引,因此,文章只要能扣住国家、人民的“进步与变化”来写自己的“联想和思考”,并由此谈自己对“时代精神”的见解和感悟,即可视为符合题意。提示语的“使共和国一百周年时的青年人读到你的文章”也要作为判断作文符合指令与否的一个重要元素。

参考立意:
(1)追梦时代,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2)笃步前行,奋斗不止。
(3)扬奋斗之帆,逐复兴之梦。
(4)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核是创新。
(5)奋斗铸造美好。
(6)初心不改,奋斗正当时。
(7)时代精神决定时代命运。
(8)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9)争做时代弄潮儿。


奋斗青春,追梦时代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共和国七十华诞仿佛还在昨日,今便已是百年诞辰。或许属于我的时代已成过去,但那段奋斗的追梦年华依然沸腾于心,不禁想与你们分享那岁月。
我们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我们的时代精神是奋斗精神。改革的号角引领着我们奋斗、前进。七十年前,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雨便滋润了大江南北。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大漠,我们的国家一步步打开大门迎接世界。电视机、手表、汽车接踵而至,飞入寻常百姓家。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平整的柏油路,荒芜的渔村变成了高楼林立的大都市。老百姓从吃不饱到小康,再到全面发展的美好的生活需要。人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一天比一天热闹。那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早已一去不复返。而在世界上,中国更是真正“站了起来”、强了起来。我们有蛟龙下海、神舟探月,有时速三百五十公里的“复兴号”,有世界第一的量子卫星“墨子号”,我们有看得最远的望远镜“FAST”天眼。这一切都离不开两个字——奋斗。正如晚清留学生羡慕外国车水马龙一样,如今的我们也迎来大变革:我们也有了令人羡慕的“大国名片”。听从时代浩浩汤汤之大潮,顺应改革的号角,年轻的人们,接过奋斗的接力棒,你们准备好了吗?
我们的时代是追梦的时代,我们的时代精神是奋斗精神。七十年艰苦追梦路漫漫,不觉回首遍地花开。伟大的变革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中华赤子的追梦奋斗。新中国成立之初,当美苏早已展开“星球大战”逐鹿太空时,中国却只能遥望天空做着“航天梦”,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爱国科学家毅然回国,投身航天事业,从此我们先是有了“东方红”卫星,不久又迎来了“神舟”载人飞船,再到如今“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我们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先,中国人不仅在太空留下了身影,还骄傲地向世界证明:中国是第一个登陆月背的国家。或许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那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已实现,但请年轻的人们不要忘却了那个追梦的时代,还有那用青春浇灌共和国梦想之花的前辈们。
奋斗是我们的时代精神,也是我们永远的使命。生命不息,奋斗不息。奋斗筑造我们的时代。可曾想过,是什么使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是天时地利,不,是奋斗不息!中华民族从来生于忧患,从来勇于面对多灾多难,但正因为奋斗,我们战胜洪水,战胜病疫。正因为奋斗,我们让滚滚黄沙成绿洲。没有那些笃志创新的“科技先锋”,没有那些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以及无数坚守奋斗的人们,哪得如此成就?奋斗吧,青年们,让我们拉起袖子加油干!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我的时代在那头,你的时代在这头,中间连接着奋斗。年轻的人们,你们了解了我们的时代,那你们准备好迎接你们的时代了吗?
希望青年们:梦想成真,幸福美好,未来更辉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