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②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③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
④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古代先贤有很多关于幸福的言论,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任意一两句为基础,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向校文学社社刊《白帆》的“幸福大家谈”栏目投稿。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
材料中五句话所包含的幸福观可进行如下诠释:①幸福与不幸福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转化;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是获得幸福的基本前提;精神上的幸福大于物质上的幸福;幸福与道德密不可分;③天下人彼此相爱才太平幸福,互相仇恨就会混乱而陷入不幸福;④家庭和睦相处,亲人俱在则幸福,无愧于人,内心坦荡则幸福,师长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体会到幸福;⑤作为士大夫,当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以天下为己任而幸福。①②主要阐述幸福的来源与转换问题,③④⑤则讨论了幸福的对象问题。因此,我们可选取其中一两条阐述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选取其中自己最有感触的一两条,论证其中自己认可的部分观点,也可辩证看待,思考其中的不足之处。但我们也应当知道,先贤的幸福观固然有其时代适应性和局限性,但和我们今天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必然有共通之处,应此我们应该辩证看待,褒贬适度。我们在选取正面典型阐述圣贤言说的同时,更要对现实社会中的问题有所关照与反思。体裁不限,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或散文,通过记叙、描写、抒情等方式来表达感悟和思考。
参考立意:
1.幸福,当超越自己,心中有爱。
2.幸福,在心内不在心外。
3.幸福,不在瞬息,但求长久。
4.一份责任,一种幸福。
5.别样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