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歌德发现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按古典规则衡量,是不规则、不对称乃至古怪的,但认真审视,就不能不承认它是美的,其独特气质有一种自发之美。他强调:如果它的影响力源于深刻、和谐、独立的感觉,源自自我独特、不顾任何外界事物的感觉,那么它都是完整而鲜活的。
英国女作家丽贝卡·韦斯特发现巴尔干当地人“从大学毕业回来,对农民的服装、舞蹈、礼仪之美完全视而不见,觉得它们都带着野蛮气息”。她强调,这会让人丧失自身根底,无法看到自身之美。
当下,很多人想变美,并竭力向大众审美中的美人标准靠拢,有人还整出明星脸,“想通过变成别人来变美”。这引起热议:到底是应坚持本色还是颠覆自己?
今天的中国让世界看到它的美,也让我们多了一份清醒、自信和对审美的再认识。这不仅是回到我们自己的文化根源,也需要千千万万的普通人重新理解自身的本质和独特价值。
上述材料能给我们启示,请结合自己的认识,以“美的认知”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作文试题分为作文材料、引导语、写作任务、写作要求四部分,第一则材料是歌德对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之美的原因的论述;第二则材料是丽贝卡·韦斯特对巴尔干当地人无法看到自身之美的论述;第三则材料是当下人们对美的错误认知及引起的争议。引导语表明中国让世界看到它的独特之美,让我们可以回到文化根源,重新理解自身的本质和独特价值。写作任务有两个:一是材料给我们的启示;二是以“美的认知”为主题。
从第一则材料看,作文立意可以是“美来源于深刻、和谐、独立”“自我独特会散发美的光辉”。
从第二则材料看,作文立意可以是“美就在身边”“正确认识自身之美”“让美回归本真”。
从第三则材料看,作文立意可以是“本色出演,方为天然之美”“颠覆自己是扭曲的美”“世俗之美不一定是真美”。
从引导语看,作文立意可以是“让自己的美完美呈现”“正确认识美,文化自信不可少”“审美,让我们重新出发”“认识美需要清醒和理智”“回归本真,重新审美”。
另外,“审视美丽,亮出精彩”“偏颇审美不可取”也可以作为立意。
但是,作为学生,思维考察是最重要的,从材料中,我们联系三则材料和引导语,最好能够从“美在独特、自身和本色”角度出发去写,写到文化,写到偏颇的问题,还要写到重新理解自身的本质和独特价值。
美在独特,避免流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