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命题作文
一份约定,或关乎友谊,或关乎亲情,或关乎过往,或关乎未来……你曾经与谁约定?又将这份约定镌刻在何处?
请以“镌刻在_______的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审题可知,题目中的空白处填写的应是约定所刻的具体的位置。比如,镌刻在树上的约定,镌刻在心里的约定,镌刻在童年的约定等等。题目中还隐含着一个重要信息,就是与谁的约定。与同学的约定,与父母的约定,与老师的约定,与将来自己的约定等等。题目规定了写作内容,可以回忆往事,也可以展望将来,学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有一定的写作难度。
【例文】
镌刻在树上的约定
回忆那么重,我想要失踪,能回忆什么,一想就更寂寞,也许一个人,还比较轻松。
其实,我知道这一天终究还是会来的。
记得刚进初一时,我总是说3年的时光太长了,遥遥无期,可实际上那是一眨眼的工夫。
小优,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学校里的那棵许愿树?
曾经,我们在树下嬉戏。
曾经,我们在树下谈将来。
曾经,我们在树下的对话早已被录在树的年轮了,一圈又一麇。
还记得我们一起把愿望可在上面吗?是的,我记得:初三<9>班永不分开,但愿望似乎只实现了一半,初三<9>班没有被分开,但里面的人无了踪影。
还记得我们一起去拍的大头贴吗?你说什么都要来着我合影,而且背景是一棵大树。如果没记错的话,你说你来生想做一棵树,你说树是永远也不回会和它的亲人,朋友反分开。那是我总是取笑你,说你是第二个林黛玉。
其实,一直很想给你写信,总有很多话要说,但当我提起笔时,脑子却一片空白,最终还是放弃了。
某天,我在打扫房间时,无意中看到你写给我的信,然后眼泪突然“唰“地流下来,妈妈急忙跑过来问我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可她哪知道,我只是想你了,很想很想。
那天,你来我家,我们一见面就抱在一起
“优,你还知道来看我。”
“我是来看你是否健在。”
我们笑了,但笑容了似乎还隐藏着眼泪的味道。
你说高一就是去外地读,今天是来和我道别的,我又一次抱着你,说:小样,你敢不回来看我试试看”泪水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布满了脸,你没有说话,但我知道你也哭了。
这是我第一次哭,也是最后一次。
你要走了,我执意不肯出门送你,让你自己出去,我呆在房间了,直到听到你关门的声音,我模模糊糊地趴在桌上,一滴类不经意地滑落。这次你真的走了。
不知道,你的内心是否根你的外表一样坚强,不知道,你会不会去学校看看那棵许愿树。现在它是寂寞的,但它并不空虚,或许它现在正虔诚地向上天祈祷,祈祷着那个被刻在它身上的约定:3年之后,初三<9>班里的每一个人,一定会再相聚!
【写作思路】补题为:镌刻在树上的约定。以同学情为表现的主旨。首段从毕业的分离写起,引出对往事的回忆。主体部分回忆往事,讲述与某位同学相遇相识相知的经历,讲述与同学约定的具体内容。最后一段展望未来,想象自己与同学再次相遇,完成这个约定的情景,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应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选取写作对象与事件,写出真情实感。
这是一篇以歌颂同学情为主旨的记叙文。作者从自己的生活中选取写作对象:同学小优,采用第二人称写作成文,如同与同学对话一般,写得真情流露,感人至深。作者的语言清新质朴,富有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