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味良药,叫读书
张玉华
①2017年9月中旬,八十二岁的爹被确诊为肝癌晚期,肝坏死五分之四,无药可救,咨询了太和医院的专家,他们建议回家调养。爹能陪伴我们的日子已屈指可数,也许只有一个月,最多两个月,每天的日子伤痛而珍贵。我们没有告细爹病情的真相,只说他身体虚弱,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慢慢调理。爹性情乐观,也没往坏处想。等爹稍稍有些力气后,我每天下班去他那里,都看到他坐在椅子上看书,神情安详,看不出是个身患重病的老人。
②看到好的文章爹会和我交流,他思路很清晰。因有交流对象,爹看书更有动头,几天就是一本书。我怕爹累着,让他慢慢看。爹说,看书的时间过得最快,一篇好文章看完,一上午就过去了。[甲]
③有天给爹带了一本我为一位老同志编辑的小册子,内容是老年人养生知识摘录荟萃,爹看完后说: “‘出书’这样客易啊。”我听出他语气里有些动心,赶紧鼓励说:“爹,你看了那么多文章,你也做摘录,我也给你出本书。”爹说:“真的?”我说“真的。”于是爹读书的地方从客厅窗边的椅子上换到了卧室的书桌边。娘说每天早上吃完饭,爹都安静地坐在书桌旁读书,写摘录笔记。[乙]
④一个月过去,爹的摘录笔记已有一万多字 ,神采也慢慢恢复,中午除了一碗营养汤,还能吃小半碗米饭,我们惊喜无比,觉得是不是片子拍错了,或者是误诊,偷偷拿着片子再次去询问专家,专家说百分之百肝癌晚期,爹的精神状态不错,只能说明他被照顾得好,他心态好。我们的侥幸心理被摧毁。
⑤秋凉渐深,爹摘录的劲头丝毫没有减退,我担心他累了,受凉了,建议他每天读书摘录一个小时就可以了。爹说他和我签订了口头协议就要遵守,他读书摘录,我负责给他出“书”。
⑥从秋到冬,三个月伏案读书、摘录,爹读完了30多本书,写下5万多字摘录。他把沉甸甸的一叠文稿纸变给我,我看到笑从他心底里升起来,在眼睛里绽放开。三个月,爹充实安然地读书摘录,那些癌细胞是不是被文字的魅力降服了? [丙]
⑦冬天来了,爹的身体状况在下降,每天中午只能喝一碗营养汤,勉强吃下一口米饭,可他每天仍然坚持读2个多小时的书。他陆续读完了《十堰文学选编》的小说卷和散文卷。天暖和时,我们陪爹到小区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晒太阳。爹的身边总会聚一圈人,他们听爹讲书上读来的精彩故事。一群老人在暖阳里听爹讲到精彩处都哈哈大笑,爹也笑起来,笑声乘着阳光的翅膀传得很远,很远。
⑧前年,爹看了很多老人写的回忆录后,他说他的一生经历也浓缩着一个时代,那些坎坷和遭遇有共性也有个性,爹用半年写了3万多字,我打印出来整理好后发在我编辑的刊物上。有一次和爹聊天,他说,把曾经受过的苦、受过的恩、感受到的委屈写出来后,心里现在剩下的都是感恩,越想越觉得党的政策好,年轻时受苦受累,现在不愁吃穿,得病了也不怕,有医保,真正表食无忧,生病不悲,这样的日子多幸福。
⑨读书,如清泉入沙田,可以熨帖焦躁和不满;而书写,是倾诉,倾诉完后,留下的只有美好和感恩。[丁]
⑩我结婚后,爹娘和我们同住。闺女小时候的故事书都是爹一本一本读给她听的。娘说,爹从来都没有那样耐心过。爹读的书多,知道的就多,自然能说会道,他走到哪里都是受欢迎的人。
?十多年后,他们年龄大了,上不了高楼,于是我们找了几间带院子的平房租下来让他们住。春天菜花金黄,暖阳清风,经常看到爹读书给娘听。夏天的傍晚,院子里的槐树筛下清凉,左邻右舍都喜欢到院子里玩,爹更是神采飞扬,从书上看来的故事化成锦绣被他随意铺展。秋日睛空万里,冬日暖阳在背,爹都喜欢在他的院子里大声诵读。
?昨晚,爹走进梦里,拿着一本书,笑着说。“这本书不错,我读两段给你听听。”夜半梦醒,泪湿双眼,月光破窗而入。
10. 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我相信,文字有那样的神奇力量。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文中画线句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我听出他语气里有些动心,赶紧鼓励说:“爹,你看了那么多文章,你也做摘录,我也给你出本书。”
(2)他把沉甸甸的一叠史稿纸交给我,我看到笑从他心底里升起来,在眼睛里绽放开。
12. 说说文章结尾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
13. 文中记叙了“爹”的哪些事情?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
14. 结合全文说说标题的含义。读了本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10. C 11. (1)语言描写,写出了“我”对父亲的关心和鼓励。(2)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出父亲坚持读书完成任务后的由衷的喜悦和欣慰。
12. 内容上,利用想象,让父亲走进梦里,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之情;结构上,以梦中读书收束全文,再次点题。
13. ①父亲在肝癌晚期读完了30多本书,留下了一登厚厚的摘录笔记;②给身边人讲书上读来的精彩故事;③父亲用半年写3万多字回忆录;④读书给“我”闺女和娘听。
14. 把读书比作良药,是因为书延续了父亲生命中最后的时光,是书让父亲在病痛缠身的日子过得很安详。启示示例:读书就是种精神享受,文学作品具有神奇的精神力量。
【解析】
【10题详解】
C项,丙处前面有“文字的魅力,对应“那样的神奇力量”。
【11题详解】
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的理解。常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等。①句赶紧鼓励说可知的语言描写,对于“出书”虽有些动心,但不确定,所以“我”的话对父亲是一种关心、鼓励。②句“交给”“升起”“在眼睛里绽放开”可知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父亲撑着病体完成书稿交给我后的喜悦与欣慰。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结尾的作用。一般从结构上与内容上这两个角度来回答。结构: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内容: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内容上,父亲走进我的梦里,梦是心中所想,表达对父亲的怀念。结构上,结尾再次提到“书”照应了文章了题目,点明中心。
【13题详解】
情节概括题。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最好以“爹”为陈述的主体。按先后顺序概述出与“爹”做的几件事情。第②③段写爹生病后看书,写摘录笔记。第⑧段爹用半年写了3万多字。第⑩段闺女小时候的故事书都是爹一本一本读给她听的。
【14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和阅读感悟。“有一味良药,叫读书”运用比喻,将读书比作良药,是读书让父亲的生病延续了十多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读书发挥的作用之大。因此感悟要围绕读书的作用和意义来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