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急剧增长,传统不可再生能源储量迅速降低,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因此,包括光伏在内的清洁、可再生能源逐渐受到各国青睐。
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俞洋介绍,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我国相继出台的 一系列新型储能政策,规范了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秩序,可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进一步推动我国光伏电站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但光伏容易受到光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利用光伏发电,波动性、随机性较大,增加了电网系统管控的难度。 因此,储能技术逐渐成为解决光伏发电波动性的 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实现“光储一体化”的光储电站由此而生。
一般而言,传统光储电站采用的技术是“被动的,即电站建设完成就几乎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光伏发电的曲线也被动地随着太阳能资源的波动呈正态分布。 而新一代光储电站系统,采用的是光伏跟踪系统,其改变了传统光储电站只能被动、固定接收光的模式,通过跟踪支架驱动光伏组件,实现了主动“追着”太阳跑,以获取最大的发电量。
常州工学院博士生王书博表示,光伏跟踪系统可以实时跟踪太阳运动,并通过机械、电气、电子电路及程序等手段,调整光伏组件平面的空间角度,让太阳光直接照射光伏阵列,以此增加光伏阵列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提高太阳光伏发电系统的总体发电量。
除了提高发电量外,光伏跟踪系统还有许多其他优势。比如利用光伏跟踪系统,太阳能板可以随时调整角度,使光储电站不容易受到灾害天气的影响; 另外,安装了光伏跟踪系统的光储电站,还能与当地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在山地、池塘、荒地等特殊环境下灵活运转,相较于传统光储电站更具优势;光伏跟踪系统还可以安装在农光、渔光互补系统中,达成农业、鱼塘与光伏的互补,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到真正实现收益最大化。
当然,新一代光储电站不是只有“跟踪”这一项本领。
新一代光储电站采用的是集成式智能技术,可以自动检测和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转状况,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采用不同的调度策略,不断优化电力的调度和分配,从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在能源预测与调度上,新一代光储电站还能够通过捕获太阳能的实时数据,判断当日天气情况,根据当日天气的阴晴以及太阳光照时间的多少作出相应的调度,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 的主动性。
随着新一代光储电站的发展,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将会持续提高,绿色可再生能源产业 也会得到更大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国各地不同用电方式、不同电能负荷变化的需求,实现高效可靠的电力供应以及节能减排的巨大社会效益,为我国绿色能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摘编自《新一代光储电站:“追”着太阳要能量》,《科技日报》2023年3月15日)
材料二:
风电和光伏发电“靠天吃饭”,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给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带来较大挑战,还需要电网输配以及其他电源、储能的协同支撑、统筹推进。如何加快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实现高水平消纳利用,保障电力可靠稳定供应,是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保障新能源发电送得出。当前,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风光大基地建设正加快推进,这有助于解决新能源能量密度较低、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但这些风光大基地多位于“三北”地区,而用电负荷主要位于中东部和南方地区。这就需要加快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以灵活调节电源为支撑,持续扩大风光大基地外送规模和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
另一方面,保障新能源发电用得好。这有赖于全面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和灵活性,加大煤 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等建设的力度。目前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的体量还比较小,与风电、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形成有效支撑能力还需时间积累。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调峰调频电源补偿机制、储能成本回收机制等市场机制,这有助于激励各类经营主体自发配置储能资源,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新型储能建设。
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综合效益巨大。“十四五”期间,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将实 现翻倍。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从政策、技术、机制等环节全方位推进体系建设,我们一定能为新能源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的同时,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取得新成效。
(摘编自丁怡婷《保障新能源发电送得出用得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能够有效实现“光储一体化”的光储电站的建成,是因为能源消耗急剧增长,不可再生能源储量减少,人们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趋强烈。
B.采用集成式智能技术的新一代光储电站,能对天气情况作出判断,并据此作出相应调度,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的主动性。
C.由于光伏容易受到光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利用光伏发电是“靠天吃饭”,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波动性。
D.大规模高比例发展新能源,将使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在“十四五”期间实现翻倍,给国家创造巨大的综合效益。
2.下列不属于光伏跟踪系统“跟踪”优势的一项是(3分)
A.提高发电量
B.光储电站不易受到灾害天气的影响
C.光储电站在特殊环境下灵活运转
D.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一代光储电站的不断建立和发展,意味着光储一体化已成为光伏新能源项目建设的基本 趋势,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将会持续提高。
B.采用“被动”技术的传统光储电站,电站建设完成就几乎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表明其灵活性不 如新一代光储电站。
C.我国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用电量大,国家应把风光大基地建在这些地区; 可以减轻电力系统的 调度运行带来的压力。
D.我国现有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的体量与风电、光伏发电的大规模快速发展不相适应,新型储 能和抽水蓄能支撑能力不足。
4.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给“光伏跟踪系统”下简要的定义,不超过70个字。(4分)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新能源的利用,它们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答
1. A( 强加因果。原文为"储能技术逐渐成为解决光伏发电波动 性的重 要手段,能 够有效实现`光储一体化'的光储电站由此而生”。)
2. D( 原 文有“新一代光储电站不是只有`跟踪'这一项本领"的提示,这一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推知“跟踪“优势在此局的上文 ,而不包含下 文的内容。)
3. C(于文无据,原文 面对中东部和南方用电压力大的问题,提出“这就需要加快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以灵活调节电源为支撑,持续扩大风光 大基地外送规模和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的解决办法。其次,风光大基地的建设场地主要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国家对风光大基地的建设是因地制宜,不存在把风光大基地建设在中东部和南方地区的 可能。)
4. 光伏跟踪系统是通过实时跟踪太阳运动调节光伏组件角度、增加光伏阵列接收到的太阳能辐射量,从而提高光伏发 电系统总体发电量的应用系统。("通过实时跟踪太阳运动”“调 节光伏组件角度”“增 加光伏阵列接收到的太阳能辐射量,从而提高光伏发电系统总体发电量”各 1 分,符合字数 、格式要求1 分)
5. ①材料一侧重阐述新一代光储电站在实际运用中的优势,指出新一代光储电站在“跟踪”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 面具有优越性。 ②材料二侧重阐述保障新能源发电送得出用得好的具体措施,指出要实现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 系。(每点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