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莫的薄荷蛋
江泽涵
①我把课本堆成一座山,便于藏住脸,笔尖流畅,黄本子里写满了“薄荷蛋”。老莫像鬼一样飘到了面前,看了一眼黄本:“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吃,以为中考容易?”
②同桌笑了,我也噗嗤出声。老莫瞪了我一眼,让我捧上书本,站到后面的墙壁旁反思。
③老莫是班主任,教数学,上学期教完初二,本可以退休,我也暗喜这一天来临。谁知她向校方申请要带完这一届,说初三最要紧,换了老师,学生又得费心力适应。校方求之不得。即使有我这样的学生拖后腿,老莫教的班级还是全县第一。
④人有了能耐,脾气就格涩(方言,意为特殊,与众不同),课内不可一世,课外一根筋,像极了传说中的灭绝师太。老莫的相貌不敢恭维,五短身材,脑袋像直接安在脖子上似的,两条眉毛微垂,稀疏的头发在脑后挽成一个髻子。
⑤那天放学,老莫照常揪我到办公室补习,我提前溜之大吉,直奔东霞街:“我的‘薄荷蛋’啊,我来啦——”
⑥怎么被摩托撞倒的都不知道……
⑦老莫最先赶到医院,医生说不碍事,只是皮肉擦伤。她叹了口气,似乎很无奈。“你个馋猫,蛋没吃到,苦头吃饱了吧,我的心都跳到嗓子眼了!”老莫的五官本就极小,稍一发怒,就挤到一处了。又自言自语:“东霞街什么时候多了家卖什么‘薄荷蛋’的,我怎么不知道?”
⑧我忘记了疼痛,想说老莫你太可爱了。
⑨“还笑!”老莫自己却笑了,“笑得出来就真没事。先专心读书,中考一结束,就去吃个够。”
⑩我沮丧:“都没了,今天是最后一天。不开心,呜呜,不开心……”哽起嗓子,像个孩子似的。
⑪老莫又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她懂我。父母常年在南方打工,爷爷在乡下劳作,奶奶陪我在镇上读书,一家子人分散在各地。
⑫第三天上课,手伸进课桌,感觉热乎乎的,低头一看,一个塑料饭盒,打开,青翠色的薄荷叶上“睡”着两个白嫩的鸡蛋,浇了一层卤水汁,也掩不住淡淡的清香。
⑬我忍不住尝了一口,算不上味美,对老莫来说,已经很难得了。有一次周末,我被拽到她家补习,中午留我吃饭,那饭菜的质量,连我都替她老伴委屈。
⑭这肯定也是老莫给的,因为只有她……“上课了!”老莫还是板着脸,但我却渐渐品悟出了老莫的慈爱。
⑮整个初中,我只在最后一个学期发奋。可惜,根基差,时间紧,不管怎么努力,都为时已晚,只上了职高分数线。专业也都不是我感兴趣的,可书还得读,我看着厨师顺眼,就打了勾。
⑯往昔不可追,来日犹可鉴!那五年里,我学得一手好厨艺,自创了一道“流珠碧波”获得了省级金奖。
⑰我带着这道作品去探望老莫。她的头发又少了一大片,身子板还是笔直的。她一眼认出了我,笑了:“你这小鬼头!”她尝了一口,竖起拇指,笑咧了嘴。
⑱老莫真的很可爱,至今都不知道,“薄荷蛋”是一个女歌手的艺名,也是我当年的偶像。
⑲“像鸡蛋一样的实力,像薄荷一样的风格。”这句话是宿管阿姨给女歌手的启迪。她当时就明白了,而我是吃了老莫的蛋才明白的。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人为你奉上一道“薄荷蛋”,也许那人就是你身边的“老莫”。
(选自《北京日报》)
17、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主人公老莫与“我”之间发生的故事,那么发生了哪几件呢?请将下面的提纲补充完整。(4分)
(1)老莫指责“我”写“薄荷蛋”;
(2)
(3)
(4)“我”带着获奖作品去探望老莫。
18、请将文中两处描写老莫外貌的句子抄写下来,说说表现了老莫外貌上怎样的特点?(3分)
第一处:
第二处:
特点:
19、将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成括号内的词语好不好?为什么?(3分)
老莫像鬼一样飘(走、踱、跑)到了面前,看了一眼黄本:“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吃,以为中考容易?”
答
17、②“我”被摩托撞伤入院后,老莫最先去探望“我”;③老莫将她所理解的“薄荷蛋”做好悄悄地放在“我”的课桌里。
18、第一处:老莫的相貌不敢恭维,五短身材,脑袋像直接安在脖子上似的,两条眉毛微垂,稀疏的头发在脑后挽成一个髻子。第二处:老莫的五官本就极小,稍一发怒,就挤到一处了。特点:丑(答“甚至有些丑陋”或“相貌平平”也可以)。
19、不好。因为“飘”准确、生动地写出老莫来得悄无声息,衬托“我”在黄本子里写“薄荷蛋”专注入神,而如果用其他几个动词就达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